汉代知识女性:胸有文才好音乐知天文会算数
诗人王逢《题胡笳十八拍图》曾经有“才慧其如薄命何”的感叹,又写道:“寥寥谁谓邕无后,得读《》幸尽多。”诗人周鼎《归汉图》也有“纵多文思出天机,赢得胡笳泪满衣”的诗句。所谓“才慧”“文思”,都歌颂了汉末女学者非凡的文化资质和突出的文化贡献。据说蔡邕的四千余卷藏书在战乱中丧失之后,蔡文姬因的指令,凭记忆重新抄写出其中的四百余篇。
在教育的空前普及以及社会对于学习的共同重视的背景下,有不少熟悉典籍文献,对前代文化积累有所理解的知识女性,曾经在历史上留下了文化印迹。历载告诉我们,许多普通的妇女,也有一定的文化水准。
皇后窦姬重视黄老之学。《史记》记载:“窦好、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她的文化倾向,直到她的登基后依然有显著的影响。汉武帝,表章六经的文化政策的推行,是在窦太后逝世之后方才实现的。汉文帝时,齐太仓令淳于公犯罪应当受刑。他的小女儿缇萦随父到长安,上书求赎父刑。
她写道:“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犯法者即使要改过自新,也不可能实现了。她表示愿意以自身入为官婢,请求免除父亲的刑罚。缇萦的上书感动了汉文帝,随即发生了废除肉刑的刑法改革。班固有诗作感叹缇萦事迹:“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仓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缇萦故事构成中国古代刑法史中的重要情节。我们在这里更为注意的,是“少女”缇萦能够上书帝王,并且言语得体,文辞感人的事实。如果缇萦完全没有文化,就不会形成“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的感染力,也不会使汉文帝“恻然感至情”,自然也就不会有废除肉刑的法令。
后来有《上昭帝书》、《上宣帝书》、《又上宣帝书》,冯嫽有《上元帝书》,敬武长公主有《上哀帝书》,也都是妇女不仅能够读书,而且可以写作的史例。据说曾经作《诔》,感叹“生平浅促兮命也难扶,长夜思君兮形影孤;步中庭兮霜草枯,雁鸣哀哀兮吾将安如”。诔文是否确实出自卓文君笔下,还需要论证。但是人们相信这位名女子除了喜好音乐而外,应当也是胸有文才的。
对于冯嫽,《汉书》说她“能史书,习事”。关于许皇后,也有“聪慧,善史书”的记录。“史书”,指相当高的文字学、文书学和书法造诣。汉代史籍记载所谓“善史书”,是对其人学力和才质的很高的评价。
汉明帝是名将的女儿,《》说她“能诵《易》,好读《春秋》、《楚辞》,尤善《周官》、《董仲舒书》”。《周官》就是《周礼》。《董仲舒书》应当就是董仲舒的著作《春秋繁露》。窦皇后六岁的时候就“能书”。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