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大将是唯一不带兵而用笔杆子在战斗着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灿若群星的将帅行列中,几乎每一位将帅都有着传奇的经历。他们或是运筹帷幄、、或是攻关夺隘、取道突围……唯有谭政大将。这个由小学教员参加革命的“教书先生”,从参加革命的那一天起,就以自己独特的战斗风格——敏锐的政治思维和特殊的战斗方式——运用手中的笔,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抒写了一幕幕有声色、威武雄壮的史诗,从而成为独具风格的一代名将。
一、投笔从戎上井岗前委秘书试笔忙
谭政,原名谭世名,1906年6月14日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农民家庭。儿时,曾在本村和二都柳树铺读私塾。及长,考入东山高等学堂念书。东山学堂是一座革命摇篮,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毛泽东、陈赓等都曾在这所学校里读过书。谭政在东山学堂读书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湖南各地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谭世名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关心社会进步,被推举为校学生会主席。在东山学堂毕业后,谭世名改名谭政,立志参加革命,走救国救民之路。
1927年2月,谭政在妻兄陈赓的影响下,投笔从戎,到汉口参加了北伐军。“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谭政随陈赓逃出了汉口,参加了毛泽东等人发动和领导的秋收起义。三湾改编时,谭政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随后跟毛泽东上了井岗山,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1928年1月,谭政奉命到前敌委员会当秘书,从此与毛泽东共事15年有余。在与毛泽东朝夕相处的日子里,谭政除了协助毛泽东起草和整理文稿外,还特别注意学习毛泽东处理日常事务和复杂矛盾的丰富经验以及驾驭和指导时局的高超技能,从而使自己在革命理论的知识准备上不断获得了新鲜内容,积累了实践经验和政治工作能力。
1929年11月,谭政受毛泽东之托,到部队做调查。他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把干部、战士反映、揭露出的问题逐条归纳整理,并加上自己的意见,以书面的形式,如实向毛泽东作了详细汇报。谭政这种勤于动脑、善于动手的求真务实作风,无意识地把自己潜在的政治工作的才能显露出来,因此,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赞赏。更重要的是:前委秘书的这次试笔,为毛泽东起草红四军“九大”决议草案,作了必要的思想准备和理论准备。
古田会议以后,谭政为落实大会精神,改进红军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纪律建设,倾注了满腔的心血。在当时物质生活极端困苦,战斗极为频繁的情况下,谭政不仅出色完成了自己的“秘书”工作,还结合部队实际,坚持每月写一篇政治工作报告,他所写的《月终政治工作报告》、《新田夜间政治工作报告》、《高兴圩以北战斗政治工作》等情况报告,详细论述了毛泽东的建军思想、建军原则和政治工作方针,为红军早期政治工作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难抛舍上“万言”
井冈山战略转移,征途险恶,困难重重,但谭政说什么也不肯扔掉自参加革命那天起就一直带在身边的“文房四宝”。长征途中,担任红一师政委的谭政,率部在潇水西岸完成阻击敌人、掩护主力转移的艰巨任务后,及时将广大党员冲锋在前、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英勇事迹,整理成文报告上级,受到了上级的好评。红一师共产党员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动人事迹,被刊登在邓小平主编的《红星报》上。
长征到达陕北后,身为红一军团组织部长的谭政,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反复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通过的《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毛泽东同志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所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后,思想非常活跃,他既为党内民主作风的发扬光大、国共合作新局面的到来感到高兴,更为这种气氛所感染,于是,他准备将自己考虑多时的有关红军在新时期政治工作的改进意见,写成书面材料,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提出来。1936年农历正月,迎新的爆竹、欢庆胜利的锣鼓与携手共舞的军民,使陕北高原更加春意融融。面对春的“诱惑”,谭政在笔墨纸砚的陪伴下,渡过了到陕北后的第一个。白天,他伏案书写上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万言书”;晚上,他在昏暗的灯光下继续写考虑已久的对红军政治工作的“改进意见”。
谭政认为,党的工作是政治工作的基础,不管红军在新的形势下怎样改变组织形式,必须保证党在组织上、思想上的绝对领导,一切破坏和分裂党的组织和领导的企图,均须受到无情打击。同时应加强红军部队的管理教育,严格纪律。谭政还就政治工作与军事技术战术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见解。谭政认为;政治工作必须有高度的集中与严格的纪律,形成统一的意志,整齐的步调,协同一致的作风,以保证提高部队军事技术和战术素养,提高战斗力。谭政在文章的最后,治领导工作干部和政治工作机关的作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要求政治工作领导干部要有单独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敢于负责解决问题的毅力;政治工作机关要真正地建立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的制度。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