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里真实的方腊最后是被谁抓住的?
方腊同志从漆园誓师开始,一路,无往而不胜,起义队伍以细胞分裂般的速度疯狂增长,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可是政府虽说腐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对付北方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有那么点儿力有不逮,可是家里一旦有个什么风吹草动,那情况就不一样了。方腊要面对的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就这样,酒足饭饱的童大人开始出师南下,抓贼来了。其实在这里不得不说方腊这小子运气真是有点儿背,当初漆园誓师的时候他猜想宋廷如果想来征剿他们,最起码也得用一年的时间来集结军队,按照常理这个猜测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方腊同志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宋金联手灭辽。宣和三年(1121年)的时候宋金双方早已签订了海上盟约,军队也已集结完毕,只不过当初老赵觉得大辽那边已经知道这事儿了,就有点儿犹豫,想毁约,不干了。
就是在这个当口,让方腊这个倒霉蛋儿给赶上了,人家那边军队早就集结好了,你小子这边也开始闹事儿了,那敢情好啊,老赵正想找个借口不去攻打辽国呢,这个时候你小子冒出来了,而且还到处发广告宣传你造反了,来得正是时候,“攘外必先安内”,不收拾你小对不起祖宗八代。于是即刻下令,兵锋一转,南下抓贼!方腊在这方面也是吃了大亏,也怪他自己情报工作不到位。
宋廷这下可是动真格的了,正月中旬,官军首先抢占了江宁和镇江,占据了长江天险,以防贼军北上。到了江南之后即刻让部属董耘作“手诏”,称“御笔”,这可是当初皇上特许的权力,不用白不用。
手诏称:之前规定收买的花石竹木等一干物品,都是朝廷拨了款的,按照价格公平收购,而且皇上还多次下旨,严禁敲诈百姓,欺压良善,谁知道下边这些贪官们居然把皇上的话当屁,依然我行我素,大发昧心财,皇上是坚决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等等,说得比唱得都好听。
紧接着就把花石纲等全部废除,把之前的责任全部推到底下那群小虾小蟹身上去了,自己身上干干净净的。童大人这边一放话,徽宗老赵那边也很配合,立即罢免了朱勔父子弟侄的官职,一唱一和,就和真的似的。
几十万精兵已经压过来了,天上黑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肆虐,想想就怪吓人的。再看看方腊这边呢,他在占领杭州之后拒绝了太学生吕将抢占江宁,占据长江天险,拒官军于江北的意见,而是把主力转向南方去攻占婺、衢诸州,导致后来江宁、镇江等要地被官军抢占。不得不说这是方腊所犯下的最严重的战略失误,也是因为这一失误,从此就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当时部分起义军还分成两路向北进攻,一路由方七佛率领,约六万人,于正月下旬进攻秀州。秀州守军王子武据城坚守,不久之后王禀率领的官军也进至秀州城下,起义军在官军的内外夹击下,撤向杭州。这还不算,前面已经说过了,此次官军南下多是精兵良将,而且兵锋日盛,势在必得。二月七日,官军就追击到了杭州城北,激战六天,起义军再次不敌,二月十八日,杭州失守。
另一路北上起义军由率领,目标是江宁,二月初,他们相继攻克了宁国、旌德二县,但是他们的好运气也就到此为止了。不久之后,也就是二月二十七日前后,两县相继失守。起义军一点儿好果子都没有吃到就灰溜溜地败退了。
除却北上的部分军队外,起义军的多数部队都南下作战了,他们接连攻取了婺源、开化、江山、常山诸县,而且占领衢州和处州等地之后还进行了打土豪分田产的运动,把地主老财的金银财宝全部夺走,用来招募军队。这么一搞效果还真不错,紧接着便又占领了处州所属的大部分城市和农村,从三个方向包围了制瓷重镇龙泉城。革命形势看上去一片大好,可是情况真的就如眼前看到的这样乐观吗?不是,远远不是。
此时的方腊就像一只吃了慢药的老鼠,慢慢地觉出毛病来了,他意识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所以到了三月底他就开始集结重兵试图重新攻占杭州,扭转战局。但是想得非常美好,事实往往是惨不忍睹的,反攻失败,情况进一步恶化。而且祸不单行,杨可世和刘镇二路官军又占领了歙[shè]州,王禀从杭州出发,相继攻克富阳、桐庐和睦州三地,到了四月初,部攻占衢州、婺州。如此一来,清溪县就失去了屏障,暴露在了官军面前。不久之后,方腊同志粮尽绝援,被迫放弃清溪,返回帮源峒,进行最后的抵抗。
穷寇莫追的道理宋军首领肯定明白,但是穷寇和穷寇不一样,像方腊这样的穷寇是弹尽粮绝之后的败逃,无路可走的退却,焉有不追之理。再说了,老童离京的时候可是跟老赵拍着胸脯说过狠话的。所以,没过几天,宋军分两路先后赶到了帮源峒附近,准备最后会会那个的臭小子。宣和三年(1121年)四月二十四日一大早,两路军队约好“纵火为号”,夹攻起义军,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起义军再次大败,方腊再次被迫撤退,退到帮源峒东北的石涧中准备最后的抵抗。
直到二十六日这一天,方腊的造反之路终于走到了尽头。民间故事当中有单臂擒方腊的情节,《传》当中也有擒方腊的描写,但这都是后人的演绎,无论是民间故事还是文学作品都有其特定的价值和意义,但是正如前面所说,这些都不能等同于历史。尽管历史的真相和细节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或许永远都不可能知道,但是对于史料的记载我们理应给予尊重和认可,毕竟我们现在所谓的历史,多数都是建立在文献之上的。
好了,废话不多说,赶紧揭秘方腊最后是被谁抓住的,此人名叫,就是后来那个在黄天荡挫败,与、、刘光世并称为宋朝“中兴四将”的抗金名将。不过此时的韩世忠还没有什么名气,只是一个小军官而已。真正的牛人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型的,厚积薄发,年轻时并不凸显,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才慢慢崛起;另一类是少年得志型的,年轻时即使没有名声大噪,但已经显示出了过人的天赋或能力,而韩世忠就属于后一种类型。多年之后,方腊同志如果地下有知的话,或许会觉得,被这样的人擒获似乎也不丢人。
可怜的方腊同志被小军官韩世忠擒获之后,老童按照之前说的,将其押解赴京,于八月二十四日被处死于宋都开封。方腊被擒之后虽还有小股起义军在做抵抗,但已是秋后的蚂蚱,不久之后便被荡平。至此,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就画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
这一路下来我们似乎搞清楚了一些问题,但也产生了很多疑问,比如在对付北方几个少数民族政权上力不从心的宋朝军队为什么镇压起农民起义来就能如此威猛呢?难道只是因为起义军吗?或许这确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这其中恐怕还有更深层次的因素在起作用。
北宋开国是凭借着手中兵权夺取了后周政权才建立的宋王朝,或许从那个时候起,宋的统治者就把目光盯在了国内,看看谁不老实,谁有反心,即刻诛灭。在他们看来后院失火远比外敌入侵要可怕得多,因为他们自己就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太了解这其中的威胁了,绝对不允许存在异己势力。至于外来的势力嘛,好说,能打就打,不能打就给几个钱嘛。这也是直接导致了宋王朝积贫积弱弊病的原因之一。
当然,如此复杂的问题绝对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讲清楚的,而且对于同一个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是十分正常的。也正是因为这种种疑问和各式各样的解释,才使得历史具有了耐人寻味的一面,我想,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