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李林甫是奸臣 为什么宰相却做了19年?

李林甫是奸臣 为什么宰相却做了19年?

时间2023-05-23 14:01:57发布小兔子乖乖分类历史趣闻浏览76

  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虽然出身皇族,但是到了他这一辈,皇族的身份,能换来的,只有一个在京城,当保安的工作,从保安到中书令,这中间是条漫长的鸿沟,他是怎么跨越的呢?

  李林甫最大的优势,是交际能力,当上保安后,依靠舅舅姜皎,和亲戚源乾曜,坐上了国子监副校长的位置。

  在宇文融和张说的政斗中,支持宇文融,事成后再次升级,调到御史府,职位是御史中丞,正式进入中央高级别官员的行列,此后再接再厉,与侍中韩林联合,职位升到了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在,从开始,有选用低级别官员,担任宰相的传统,而李林甫的宰相,显然也在这个范围。

  李林甫能位极人臣,完成最后一步的跨越,要感谢的,其实是自己,因为他要对付的人,成了忌惮的对象,结果,被罢免宰相,而李林甫顺利当选中书令。

  今天历史崔要介绍的,是李林甫成为中书令后,如何在这个岗位上,待了19年,要知道张说三次当选宰相,总时间加起来,也才七、八年。

  聊下面的话题前,先熟悉下前面的章节:

  1、不学无术的李林甫为什么能当上宰相

  2、张九龄,被推向历史齿轮的宰相

  3、张说,策论天下第一的唐朝宰相

  李林甫从副校长,升级到中书令,有一个很关键的人物,就是的媳妇,对于后宫的女人来说,最关心的其实就一件事,儿子能不能成为新皇帝,一旦儿子君临天下,下半生的日子,就安逸了。

  武惠妃的儿子,叫。

  李林甫支持李瑁,成为唐玄宗的继承人,但是在太子的位置上,已经有人了,这个人是李隆基的第二个儿子,母亲是赵丽妃。

  赵丽妃,还有皇甫德仪和刘才人,三人是李隆基在武惠妃之前,最喜欢的女人,在公元710年,登基后,李瑛就被确立为皇孙,公元715年,被确立为太子。

  太子就是储君,对于依靠政变,走上帝位的李隆基来说,太子是一颗定时炸弹。

  公元735年,太子李瑛、鄂王、光王,秘密集会,李隆基开始考虑撤换太子;

  公元737年,太子三人和太子妃的哥哥薛锈,再次集会,李隆基脆弱的神经,崩溃了,同年,李林甫建议,严查太子谋反案,李瑛三人被贬为平民,薛锈被流放,不久四人全部非正常死亡。

  太子死了,是不是李瑁的机会就来了呢,或许。

  很不凑巧,这一年,在李瑁的王府中,发生了另一件事,李瑁的老婆杨玉环,被唐玄宗看上了,之后通过种种巧合,老婆变成了妈,杨玉环被李隆基娶回了家。

  李瑁遭遇三重打击,最疼自己的母亲,不知道是被气的,还是被吓的,总之,死了;自己娶到的歌姬杨玉环,被老爹抢了;原本的太子,也没了。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38年,被匆忙扶上台面,成为李隆基时代的第二位太子。

  眼看自己支持的王子,成了皇帝的最不愿意见到的人,李林甫对皇帝有意见,也不敢发作,但是太子成了其他人,自己的未来,就蒙上了阴影。

  一朝天子一朝臣,站错了队,如何挽回呢?

  很简单,把新太子拉下马,再换一个。

  李林甫很聪明,要对付太子,直接针对本人,会引起所有朝廷势力的反抗,而且皇帝也不喜欢,于是,他选择了一条更安全,也更有效的方式:从身边人下手。

  第一个目标,是太子妃的哥哥韦坚。

  公元746年,长安令韦坚被人告发,罪名是勾结边境将领,。

  那位边将的名字,叫皇甫惟明,和太子李亨,还有韦坚,都认识,这几天刚好在长安,干什么呢?去边境,和吐蕃打仗,因为立功心切,攻陷城池时,被前后夹击,带出去的军队,死了大半。

  这次回京,是来请罪的,刚好认识太子和韦坚,就想着,找他们帮忙疏通疏通。

  太子是储君,在老皇帝死后,要顺利登基,少不了文臣武将的支持,况且李亨的根基浅,人脉不多,难得和边将认识,当然希望好好发展两人的关系,但是他们的方式错了。

  李林甫的危机意识,和老板李隆基差不多,时刻感觉自己的位置,坐不牢,而他的头号敌人,就是太子,为了自己的职位,派人24小时,跟踪韦坚。

  这一天,是正月十五,放花灯赏元宵的日子,但是到了晚上,韦坚进入道观,见了一个人,场景和电视里的特务接头差不多,就两个字:神秘。

  韦坚见的这个人,就是皇甫惟明。

  半夜,太子的大舅子,去见一个边境的将领,还把气氛搞得那么神秘,有问题,一定有问题。

  两人见面的过程,被一个叫杨慎矜的御史发现了,李林甫是御史府的老领导,杨慎矜第一时间把这个情报,告诉了他。

  第二天,李林甫又禀报给了皇帝。

  李隆基在处理这个事情上,相比上一任太子,做法就有点耐人寻味了,他把韦坚和皇甫惟明,都贬了官,对太子呢,只是批评,而且还要求,与太子妃离婚,连个女人也不能要。

  韦坚被贬官后,和他关系不错,在政事堂上班的宰相之,也害怕了。

  当官当的心脏病都出来了,李适之赶紧辞职,准备回家好好养老,可惜皇帝没同意,不过宰相确实没法干了,去江西宜春,做了太守。

  晚上与男人幽会,后果是三位大臣丢了官,一个女人无家可归,但是这仅仅只是开始。

  还是在公元746年的年底,京城的大理寺,在收集卷宗的时候,发现了一封告密信,信上写的是,太子老丈人杜有邻涉嫌谋反。

  这是个大案子,大理寺卿也拿不了主意,把信转交给了李林甫。

  李林甫的官,已经很大了,皇帝李隆基也很信任他,告密信是关于太子的,李林甫当然很感兴趣,给大理寺卿下令,严查。

  能巴结到李林甫,大理寺卿很高兴,升职的机会到了。

  但是案子刚开始,就出现了问题。

  这个告密的,叫曹柳勣,是杜有邻的女婿,告密的原因,是翁婿之间吵架了,喝醉酒之后,写完信,交给了大理寺。

  所以这是一场误会?

  这要看在谁手里。

  办案的负责人,想息事宁人,过几天,录个口供,也就没事了,想把事情搞大,这案子,就没完没了。

  结果,在李林甫的授意下,成了一起预谋未遂的谋反大案,牵连的人越来越多。

  什么,只有你一个人?一个人怎么谋反!不说实话,打!狱卒说道。

  经历一段酷刑之后,一个披头散发的人,喊:别打了,别打了,不是一个人,隔壁的张三王五,都参与了。

  就这样,一个咬一个,曾经的同事同学,只要认识的,能叫得上名字的,都卷了进来。

  结果,杜有邻和曹柳勣,还有北海太守李邕、淄川太守裴敦复,全部被打死,韦坚、皇甫惟明被赐死,前宰相李适之服毒自杀,其他大大小小的官员,几百人,浩浩荡荡,流放的、贬官的。

  李林甫对官场,进行了一场革命,平时对自己有意见的,全都回家养老,或者去了另一个世界,留下的,至少在表面上,和自己的利益,是一致的。

  在官场,要保持常青是很难的,首先你得保证不犯错,当然最重要的,是皇帝不讨厌你,而且还要一直依靠你。

  不讨厌,似乎很简单,顺着皇帝心意办事,就好。

  李林甫有眼线,皇帝有什么心事,第一时间可以知道,然后照着下去办就是了。

  比如李隆基在晚年,喜欢玩,那些有资格,找皇帝老爷子说话,进谏的人,都会得到李林甫的特别交代,没事别找皇帝麻烦,这叫立仗马。

  立仗马就是仪仗队里的马,这些马不用喊,不用叫,更不用跑,只要站着,就能好吃好喝的供着,如果你叫了呢,对不起,仪仗队里,就不需要你了,会被炒鱿鱼。

  相比不讨厌,要成为皇帝的依靠,就有点难度了。

  江山代有人才出,李林甫的各方面能力,都不能算顶级,他是如何把宰相任期,维持了19年呢?

  答案是打压竞争对手,在政事堂,李林甫派系的,有牛仙客、陈希烈,他们都是听李大人的,平时不发表意见,其他刚冒头的,比如王忠嗣、杨慎矜,结局都很凄凉。

  王忠嗣是李隆基的养子,进入军队后,开始常年和吐蕃打仗,因为战绩好,李隆基很喜欢,但是他有个问题,就是和太子李亨,也是从小玩到大的兄弟,然后就被李林甫抓住把柄,贬到汉阳,当了太守。

  杨慎矜,就是那个盯着韦坚,会见皇甫惟明的御史,能力更高,仕途也是一片光明,他和王忠嗣不一样,吸取了教训,与太子不来往,可是结果比王忠嗣,还要惨。

  因为他,是的后代,翻翻老黄历,出身就有问题,于是杨慎矜的老婆孩子,连同自己的亲戚,全部被杀。

  不讨厌和依靠,李林甫似乎都做到了极致。

  不可否认,李林甫在官场,做得很出色,长期的不安全感,使他将所有的危险,都降到了最低,但是有一样东西,李林甫战胜不了,那就是时间。

  再聪明的人,也是会老的,就像武则天,这样优秀的女人,在晚年,还是因为身体出现状况,被张柬之抓住机会,推翻了统治,李林甫老了,又是被谁推翻的呢?

  答案是,杨玉环的堂哥,。

  李林甫是依靠武惠妃,坐上了中书令的位置,现在武惠妃已经死了,李隆基最喜欢的女人,变成了杨贵妃。

  随着杨玉环在皇宫中,得到的地位,越来越高,杨国忠的仕途,也是越走越顺。

  公元753年,李林甫病逝,在临死前,杨国忠来了。

  一个是垂死的老人,往年的威望都不在了,一个是朝廷的新贵,当上宰相,成为中书令,只是时间的问题。

  在病床上,李林甫再一次求人了,就像年轻时那样,这是当选宰相后,19年来的第一次,也会是最后一次,不同的是,年轻时,只是为了做官,现在李林甫是为了自己的家人。

  李林甫首先恭喜杨国忠,步步高升,同时,希望杨国忠可以看在,往日同事的情份上,放过自己。

  临死前的李林甫已经不是,那个叱咤风云,指点江山的枭雄,你甚至可以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一种落寞,渴望获得一丝怜悯。

  结果,就像曾经失败的那些大臣一样,李林甫的家人,也跑不了被抄家被流放的命运。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揭秘沈万三家藏'聚宝盆' 80岁惨被朱元璋灭门! 秦始皇陵兵马俑不戴头盔的历史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