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送南明江山的罪魁祸首 竟然是一身正气的他们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副对联相信大家耳熟能详,背后的意义很深刻,就是要读书人不仅仅要读书,而且还要关心国家大事。这副对联的撰写者是顾宪成,是的创始人。
东林党在历史上赫赫有名,是正义的化身,一身正气,在明末与郑贵妃、等作了的斗争,其中最为著名的事件当属“争国本”,就是围绕着的继承人问题而进行的斗争。
明神宗的皇后多年不育,皇长子(后来的光宗)是妃子生的。1586年(万历十四年),朱常洛五岁时,神宗的宠妃生下皇三子。按照封建礼制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应当立朱常洛为太子。但是神宗宠爱郑氏,不仅封她为贵妃(常洛的生母王氏未封贵妃),还想立朱常洵为太子。
神宗为了留住立朱常洵为太子的机会,一直不册封朱常洛为太子,打算一直拖下去。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正月,神宗下诏将长子朱常洛和另外两个儿子朱常洵、朱常浩同时封王,而不明确皇位继承人,以便朱常洵仍有被立为太子的机会。包括顾宪成、顾允成兄弟在内的许多廷臣,上奏阻止这一诏令的颁发。神宗迫于公议,于二月间收回了三王并封之命。最终在东林党人的不懈努力下,朱常洛最终继位,是为,福王朱常洵只得到自己的封地去做王爷了。
“争国本”事件不仅在当时轰轰烈烈,甚至影响到了几十年以后的朝局,而且影响很深刻,后果很严重。
时间一晃而过(当然对于十分难熬),到了1644年,三月二十九日,大顺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明王朝中央政权被瓦解了。一个多月以后,在南京陪都的留守六部才知道崇祯殉国,三位皇子下落不明的消息,国不可一日无君,为了领导南方的复明大业(这个时候还不是明的敌人,大顺农民军才是杀君灭国之大仇人),必须立一个皇帝来主持大局。
在介绍皇位继承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南京陪都的情况,实行两都制,这都是因为之后迁都北京的产物,因为南京是他爸定下的首都,朱棣自己又想回到自己的老根据地北平,所以只好实行两都制,这样不会显得自己不孝顺,毕竟封建社会,孝可是头一等的大事。
所以南京也保留了一套行政部门,但是都是徒有虚名而已,并没有实权,到了明朝中后期,南京衙门里面不是被贬的就是来养老的,没什么大事。其中,只有几个职务还是有点实权,在留都握有实权的是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南京守备和提督南京军务勋臣,都是掌军的,军权才是最实在的,其中又以兵部尚书为最高指挥官。
此时,南京兵部尚书是史可法,大家肯定都知道,誓死不降清的民族英雄,与齐名。他是东林党人,也许没有正式“入党”,但是政治观点与东林党人很接近,而且他的老师是东林党大佬,左光斗,所以你要说他不是东林党人,估计没有人相信。
但是此时,他还没有成为英雄,所以要出来主持大局,号召南方残余力量团结起来恢复大明王朝。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团结在谁的周围,直白的说就是谁来当这个皇帝?
那来看看皇位继承的规则,在《皇明祖训》中立下规矩,叫做“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就是说有嫡子就立嫡子,没有嫡子就立长子,父亲死了儿子继承,如果没有儿子,那么就弟弟继承。
崇祯皇帝在公元1644年三月二十九日于紫禁城景山上吊殉国,崇祯的三个儿子都在战乱中被俘,被杀或者下落不明,总之崇祯已经没有儿子来继承皇位了,没办法父死子继,那只能兄终弟及了。
那我们再看看“兄终弟及”,就是看崇祯皇帝是否有亲兄弟。崇祯皇帝的父亲是明光宗朱常洛,一共有七个儿子。
【1】(1605年-1627年),明光宗朱常洛皇长子,朱由检同父异母兄,明朝第十五位皇帝,16岁即位,在位七年。我们都知道,崇祯皇帝继承的就是朱由校的皇位,所以这个时候朱由校早就死了,不可能继承皇位。
【2】简怀王朱由㰒,生四岁殇。
【3】 齐思王朱由楫,明光宗朱常洛第三子、母王选侍。朱由楫八岁就夭折,泰昌年间追封为齐思王。
【4】怀惠王朱由模,明光宗朱常洛第四子,五岁殇。
【5】朱由检(1611年-1644年),母孝纯皇,明光宗第五子,即后来的明思宗,就是我们常说的崇祯皇帝。
【6】 湘怀王朱由栩,明光宗第六子、母定懿妃,朱由栩出生不久就夭折。
【7】惠昭王朱由橏,明光宗第七子、母敬妃,朱由橏出生不久就夭折。
综上所述,崇祯的亲兄弟在崇祯上吊之前都已经去世了,很显然,连兄终弟及也不能实现了。
那只能再往上追溯,找堂兄弟,那么堂兄弟就是崇祯父亲的兄弟的儿子了。我们看看崇祯的父亲,明光宗朱常洛有几个兄弟。光宗的父亲,明神宗的儿子列表如下:
【1】长子朱常洛,明光宗,母王氏。
【2】次子朱常溆,邠哀王,母郑皇贵妃(一说为常顺妃),甫生即死。
【3】三子朱常洵,福忠王,母郑皇贵妃。
【4】四子朱常治,沅怀王,母郑皇贵妃,早夭。
【5】五子朱常浩,瑞王,母周端妃。
【6】六子朱常润,惠王,母李皇贵妃。
【7】七子朱常瀛,桂端王,母李皇贵妃。
【8】八子朱常溥,永思王,母李顺妃,早夭。
很简单,从次子到八子都是庶出,那么长幼论序,因为次子朱常溆剩下来就死了,那么很明显应该朱常洵,即这一支最亲最长。
老福王在战乱中被杀了炖成了“福禄宴”,但是他的儿子还是在的,小福王在之后流落到淮安,此时论血亲,他最亲,论地点,淮安离南京也是朝发夕至,所以福王朱由崧继位从法统上来说有着无可争议的合法性。
图——明神宗继承人世系表
本来,史可法可以以南京首席大臣的身份拥立福王朱由崧登基,把明朝剩余的力量团结起来,趁着清军在北方与大顺军作战,迅速收复山东、河南等大批正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国土,并积极备战,无论清军与流寇谁获胜,南明朝廷都可以以逸待劳,坐收渔人之利。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东林党人,一身正气的东林党人这个时候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他们想,如果福王朱由崧继位了,会不会对东林党人进行反攻倒算啊?因为在五十年之前,由于东林党人的据理力争,老福王朱常洵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机会,被赶到西安做了福王,并最终被李自成煮了,现在小福王做了皇帝,会不会为他老爹报仇呢?
所以,东林党人暗暗的下了决心,这次一定要阻止小福王上位,否则东林党人下场会很惨。
在籍礼部侍郎当时被视为东林党魁,他两次从原籍常熟赶往南京,以“立贤”为名,到处游说,提议迎立潞王朱常淓。支持钱谦益的有南京兵部侍郎吕大器、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右都御史张慎言、詹事府詹事姜曰广等人。
这个时候史可法陷入了矛盾之中,潞王朱常淓是神宗皇帝的侄子,而福王朱由崧则是神宗皇帝的亲,论血缘关系,无疑福王朱由崧更近。史可法既担忧福王登基后会对东林党人不利,又觉得应该按照伦理立小福王。
最终,他还是没有敌过东林党人的小算盘,写了一封信给当时的凤阳总督马世英,说“福王不贤”,并列举了七条不贤的证据。最后为了两边不得罪,打算拥立远在广西的桂王朱常瀛登基。
而此时,福王坐不住了,眼看到手的皇位要丢,他不能忍了!既然正规路子走不通,那只能采取点非常手段了!于是,他联系了总兵高杰、黄得功、刘良佐等人,欲通过军事手段强行上台,而高、黄、刘等人也是求之不得,因为如此一来他们便是“策立之功”,政治地位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荣华富贵随之而来,于是他们打定主意拥立福王。
原本他们三人的顶头上司凤阳总督马世英已经与史可法商定好迎立桂王,但是手下总兵已经选定福王,他只好顺风使舵的转向福王,如此一来,福王在三总兵的拥立之下,到南京即位,史称。原本振振有词的东林党人,在强大的武力之前,也只能默默的承认了福王的登基。
虽然福王的继位合乎法理,但是在过程中却发生了波折,并且带来了一个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形成了军人干政的局面,江北三镇(后来是四镇)尾大不掉,朝廷根本没法调动,军阀们各自守着自己的地盘,不愿为了朝廷去卖命,最终导致面对有利形势而不作为,错失了收回河南、山东失地的机会,让南明在之后面对清军时处于了极其不来的地位,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在这个过程中,南京首席大臣史可法应当承担最主要的责任,如果他能从大局出发,摒弃党派的利益,坚持拥立合法性最高的福王继位,那么他就是策立第一功臣,就不会发生后来的军人干政,尾大不掉的情况。那么弘光政权也不会在一年之中就,并且导致了后期的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可以说是史可法、东林党人断送了南明中兴的希望,断送了南明的半壁江山!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