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多农民造反为何只有宋江这拨写入了水浒传?
罗贯中写,是因为自古以来唯有那一回是鼎立颇久,其余时代,多数是南北对立。吴承恩写西游,也是因为打中国去印度取经的,数那一回最知名。唯有这《》,虽是很早以前便读,但一直没想明白这其中缘故。古代造反的农民那么许多,为何施耐庵偏偏选了这一拨人呢?
最初的想法,大概是因为说书人的关系。因为宋江造反那时候,恰好距离说书热潮涌起岁月不算太久。早在,便已经有了《》、《青面兽》、《武行者》这些独立的说话本子,甚至还有北宋文人的诗歌,都记载下了宋江起义的蛛丝马迹。但北宋时代,难道就只有宋江这一拨人造反吗?想来也不是。后来寻思寻思,大概是这伙强人,最终还是选择了招安的缘故。更因为招安,后来还参加了征讨方腊的事实。为什么说是事实呢?因为这些事,都清楚地记录在《宋史》以及《三朝北盟会编》这些一手资料里头。
可鲁迅又曾考证说,实际上宋江并没有带人去打方腊,因为他们一投降,就被一个的州官给杀了。所以南征方腊,说到底也只是故事而已。为什么被杀呢?后来又有人解释说,其实宋江三十六人所谓的“招安”只是“力尽图穷”,没办法了而已。所以他们为了保存实力,便来一回临时的妥协,诈降之后再次暴动而已——但结果却被识破,全部伏诛!北宋末年有个大臣叫做李若水,他曾在元年跟随钦宗去金军大营,结果被害。他曾留下一部文集,其中有一首诗,是这么写的:“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剪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后面的诗句甚长,我就不引用了,大致翻译一下,是说有个宋江的盗贼在山东造反,大白天就出来抢劫,杀人放火就好像割草一样,连皇帝听了都觉得好惨。可是终究还是下了圣旨招安他们,三十六个强盗头目统统封官拜爵,眼瞅着这些杀人魔王就成了国家公务员,满街的市民老百姓看了都觉得瘆人。好吧,不得不说,宋江造反且受招安一事还真是事实了,于是争议便平息了。
可是他们在招安之后,究竟有没有去征讨方腊,并最终死在战场之上呢?有人说纯属小说家的虚构,因为正史之上,最后擒拿方腊的人是后来在抗金战场上大显身手的,只不过当时因为某种缘故而被一个的防御使冒领了战功而已。结果小说家一番虚构,又把这功劳戴在了头上。不过后来,又发现了南北宋之间名臣李纲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曾有个叫宋江的人被任命做先锋,出兵没半个月,就平定了睦州的盗贼。而睦州,便是方腊的所在。李纲还特地注明,这是“以寇贼攻寇贼”,所以那个宋江,也必然曾做寇贼,基本上也就确定是梁山泊的宋公明无疑了。
如果把现有的史志资料汇总起来,宋江的真实结局大概是这样的:“他曾带着一批盗贼在山东、苏北、皖北一带活动,最后被一个叫做张叔夜的军官击败,宋江虽然得以逃脱,但二当家(?)的确实被捉住了”,这样一来,宋江等人便为了救二当家的,向张叔夜投降了。而张叔夜,这时候恰好奉命去征讨方腊,于是宋江就被任命做了先锋打头阵,实际上便是送死去了——可未曾想到,方腊都被灭了,宋公明居然还活着。于是便“班师过国门”,也就在这个时候,宋江们自以为从此可以做公务员了,之际,一个叫折可存的官员便出现了,他带着皇帝亲笔提下的御笔文书,说是不可放跑了草寇宋江,于是就在京城附近,把这剩余的宋江一党,全部法办。
从某种意义而言,史实中宋江等人的结局,比小说里还要惨!而这,大概也是后代官方愿意让《水浒》这部小说流存世上的缘故,造反总是要付出最终代价的,不你就瞧瞧宋江。(倘若是写别个造反的盗贼,不但吃肉喝酒,还最终获胜做了大官乃至皇帝,这书还能流传吗?早就被一把火烧了,作者连同说书人,一块绑沙门岛上去了。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