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再婚后的女词人李清照为什么又离婚?
在这个离婚率高居不下的年代,离婚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见惯不怪了。但是在尚处于封建社会的,离婚就显得有些另类了。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女词人还是选择了与自己的再婚丈夫张汝舟离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宋朝所有的离婚案例中,最著名的有两例,一例是李清照与其再婚丈夫张汝舟,另一例则是后来的与唐婉。不过这两例离婚案件又有所不同,陆游与唐婉的分开纯属迫不得已,若不是陆母的强势干预,相他们会一直白头到老,而李清照与张汝舟之间,是李清照提出要离婚的,这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李清照的前夫是赵明诚,两人自从结婚后就恩爱缠绵,琴瑟相和,一直被后世传为佳话。
李清照18岁时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为连理。婚后,两人志趣相投,感情融洽,时常互相切磋诗词文章,共同研究和收集钟鼎碑石。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夫妻两人经常为了搜集名人书画和古董漆器而“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夫妻两人还会相伴去都城开封的相国寺一带的集市上寻访金石书画,只要看中了,便倾囊购下。在两人的合力经营下,他们的书斋“归来堂”,单是钟鼎碑碣之文书就达到了两千多卷。
后来赵明诚编纂《金石录》的时候,李清照又给予他全力支持,凭借其广博的古董知识和出众的记忆力,每当丈夫遇到问题时,李清照总能帮其解决。夫妻俩如此夫唱妇随,相处和谐,彼此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也许越是美好的开始,往往越会有着悲惨的结局,1129年,赵明诚死于湖州,一段将近30年的美满姻缘就此落幕。
丈夫赵明诚的死给李清照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再加上当时的北宋刚刚灭亡,战乱不断,李清照行无定所,身心憔悴,不久又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
古代女子对贞洁看得极为重要,即使丈夫去世,也会为了守贞而不再改嫁,向来心性高洁的李清照怎么会选择改嫁呢?关于这点,史说不一,不过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身处乱世,而李清照身边又带有之前收集的金石古董,因此愈觉得一个人生活的艰辛,再加上丈夫赵明诚的《金石录》尚未完成,李清照希望自己能代替他去完成,于是在权衡再三之后,她选择了对她仰慕已久的张汝舟。
李清照刚刚接触张汝舟的时候,觉得此人也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结婚后的一段时间里,张对她也是照顾周到。不过,张汝舟对李清照不同于赵明诚,他看中的实际上是李清照身边所携带的文物,在李清照并不愿意将这些东西与他共享时,张汝舟很快就露出原形。李清照在乱世之中始终携带这些沉重的文物,自然将其与自己的生命等同,断不肯轻易失去。但是张汝舟认为:你既嫁我,连你的人都是我的,你所拥有的东西当然也就是我的了。双方立场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在文物支配权上闹矛盾,彼此间的裂缝也越来越大,最终同床异梦。
张汝舟发现自己并不能完全让李清照屈服后,开始恼羞成怒,最后完全顾不上文人所应该具备的风度,对李清照拳脚相加,大打出手。李清照是视人格比生命更珍贵的女子,自然无法忍受张汝舟如此这般的对待,便下定决心要与张分手。但是在封建社会,女人要离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奈之中,李清照走上了一条绝路: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而她自己也因此招致了牢狱之灾。
原来,张汝舟参加考试是通过作弊过关的,在娶了李清照后,张一时得意,就将这件事拿来夸耀。李清照在找不到其他更好办法的时候,只好选择走这条对自己也没有好处的路。依照当时的法律,女人告丈夫,无论是对是错,都要坐牢两年。李清照是一个对感情生活要求极高的人,绝不肯凑合,因此她宁愿与张汝舟闹得鱼死网破也不肯受精神的奴役。她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
官司结果出来后,张汝舟被发配到柳州,而李清照依照法律也要坐牢两年。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可能是李清照的名声太大,此事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再加上自己家人和赵明诚家族的帮忙,李清照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但这件事对她的打击也相当严重。
出狱后,李清照立即给营救她的亲戚写信,除了表达感激之情,其中也不乏担心自己名誉的句子:“清照敢不省过知惭,扪心识愧。责全责智,已难逃万世之讥;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在如此沉重的名誉负荷下,女词人悄悄地进入了老年。由此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懂得她写于晚年的代表作如《声声慢》了,也更理解发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感慨时的李清照,在心理上背负着多么沉重的包袱。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