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盘点:中国古代人们千奇百怪的藏钱守财之法

盘点:中国古代人们千奇百怪的藏钱守财之法

时间2023-03-05 14:36:47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89

  如今,老百了闲钱,多数会选择将其存进银行,古代没有银行,那么古人是怎么储蓄的?由于深受儒家“勤俭持家”思想的影响,我国古人是世界上少有的特别喜欢存钱的人,他们使用的储蓄保值途径比较单一,一般就是贮藏,但贮藏的办法又是的。

  地下梁上皆藏钱处

  窖藏,是指用坛坛罐罐一类器物,将钱财直接埋藏到地下,所埋的东西以金银居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个笑话中的主人公,就是用了这种贮藏方式。其实,这种方式,是深受古时那些大款和富豪喜欢的。在现在发掘中,经常会出土窖藏文物。1982年正月初七,江苏盱眙马湖店村有一农民,在挖水渠时也挖到一批宝物。当时生产队分片挖水渠,万民分到的一块地最不好挖,但就是这块没人愿挖的地方,却挖出了几十斤重的金器财宝。最值钱的是一只金兽,竟然有18斤多,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重一只金兽。压在金兽下面的,则是一只精美的铜壶,打开壶盖后看到,里面装满宝物,其中有9块半金饼、15块马蹄金。经考证,这批财宝属于西汉,是时人的窑藏储蓄,或许是因为战乱或家世变故,他的后人没有能再取出这批宝物。除了埋到地下,中国古人比较常用的贮藏方式还有“壁藏”、“檐藏”、“梁藏”等。

  所谓壁藏,就是将墙壁做出夹皮层,将值钱的东西放进去。古文献中著名的“孔壁遗文”,就是在后裔家的墙壁内发现的。当时,()当,鲁恭王扩建宫室,拆了孔家老宅,意外从墙壁夹层中发现一批古文经传简牍,有《孝经》、《尚书》、《礼记》、《春秋》、《论语》等,这些简牍又称“孔壁中经”。由此可见,“壁藏”手法在古代是十分流行的。檐藏、梁藏就是将钱物收藏在屋檐下,或是悬吊在房梁上。这种贮藏宝藏心理也为盗窃者所了解,入屋盗窃的小偷雅称“梁上君子”,便与此有关。梁上既然能藏钱,自然也是小偷藏身的合适地方,,盗走财宝。对于零星的贮藏,古代流行的手段竟然与今儿童储钱用“聚宝盆”是一个原理:用钱罐收藏,聚少成多,最后满时或是需要时,将钱罐打破取出。这种钱罐,在古代叫“扑满”。

  防盗防到了粪堆下

  上海名医陈存仁,当年陈家析产分家时,记载窑藏了20缸银子,但最初只挖出了8缸。就算是扩大挖掘面积,向四周挖掘,也不能找到。后来有经验的长辈提醒,再往下深挖试试,果真挖出了埋在下层的12缸银子。原来,这是因为前人在窖藏时,采取了反盗宝手法,即将藏宝坑挖得很深,再埋入装满财宝的坛、罐、缸这类器物,用以迷惑盗贼。而且,古人很讲究放置财物的方法,通常采取上下分层放置的方式,先放一层,掩埋后再放一层,再掩埋再放,多者达三四层。在各层之间,往往用石板、砖块叠压,土层之间则用糯米熬成的液汁和石灰,夯实密封,有时其中还会拌上碎石子、瓦片之类,以增加盗挖的难度。即使被盗挖,盗贼往往也只能发现上层。更巧的是,这也符合了古人赚一点钱就贮藏一点、埋下一层的习惯。此外,窖坑一般选在卧房内、炕(床)底下。也有选在院内,如在院内常会在地面上做出一系列伪装,如建上茅厕、猪圈、便房等。

  古人没有现代这样的防盗保险箱,所以在窑藏时,必须想方设法不让盗贼找到。上面这种将藏宝坑挖深且分层的方法,只是其中之一,更有“聪明人”想出了将钱财藏到粪堆、茅厕这些肮脏之地的办法。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青铜重器“后母戊鼎”,就是被采取窑藏方式处理的,藏匿的地点是人家的粪坑下面。还有一个极端的防盗法子,传说有一个发了大财的晋商,觉得将财宝埋到地下、放进墙壁,寄放钱庄都不放心,于是便把成堆的银子熔化成液体,浇灌进家中的地板。这手法太另类、太,盗贼确是找不到了,但“家贼”难防,其子孙没钱的时候便会悄悄敲下点银子。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文化
中国首代女飞行员:环美飞行为中国抗战募捐 1949年上海整肃“恶意做空”:遇抵抗可就地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