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联俄抗日:晚清首辅李鸿章甲午后的外交大战略

联俄抗日:晚清首辅李鸿章甲午后的外交大战略

时间2023-03-02 09:51:26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83

  世界上最长的铁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这条铁路跨越8个时区、2个国家和16条欧亚河流。不少人都知道,这条铁路在二次大战中,成为苏联红军对日作战的重要交通生命线。

  然而,一些人也许不知道,这条大铁路的修建,是清政府实施“联俄抵日”外交政策的结果。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896年初,清政府收到俄国的邀请,沙俄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有意请大清帝国派人参加典礼。清政府准备派湖北布政使王之春跑一趟随个份子。可俄国直接提出要派个重量级的人物来。言下之意,就是要说话算数的人到俄国去,有事要谈。

  这一军倒是将醒了太后。在“干涉还辽”中俄国人立了头功,要避免重蹈甲午战败的覆辙,何不,借此实施“联俄抵日”战略?

  按照的旨意,一位74岁的老人再次被推上历史的舞台,他就是晚清重臣。

  大清帝国“联俄抵日”的外交策略由来已久,曾一度上升为国策。甲午战败后,《马关条约》不仅要赔偿日本两亿两白银,还要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一时间举国哗然,连列强也觉得日本。于是,俄国打头阵,联合德法两国要将日本煮熟的鸭子打飞。

  刚打完仗元气大伤的日本了,在向清政府追加3000万两白银“赎金”后,放弃辽东半岛。这就是“三国干涉还辽”。沙俄从中获利颇丰,俄国舰队当年就乘机堂而皇之地开始在胶东湾过冬了。

  “三国干涉还辽”让甲午战败后的清政府尝到了“以夷制夷”的甜头。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先后密奏朝廷,提出“联俄抗倭”。他们认为,日本图谋我东三省,也是沙俄的心头之患。不如采取之道,借沙俄防范日本的侵略野心。

  此时,英国已站到了日本一边,清政府只有指望俄国了。于是,“联俄抵日”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当时最急迫、最务实、最没有争议的外交方略。那么,李鸿章俄国之行能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吗?

  1896年3月28日李鸿章出发访问欧美8个国家,第一站就是俄国。沙俄作出精心准备,专门派出特使到苏伊士运河迎接,以国家元首的礼节接待李鸿章。拜访沙皇时,李鸿章以皇帝之名呈上价值四十万金的贺礼。

  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特别隆重,彼得堡的庆典活动持续了近一个月。没想到,最热闹的一天在霍顿卡广场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故。当地治安官如实报告了伤亡人数,沙皇听后,骂得群臣。

  李鸿章听到此事,淡然一笑:这算啥事呀!何不少报些伤亡人数,免得让皇上大动肝火。他还说,在中国遇到饥荒、瘟疫之类的,他就是这么干的,上下相安无事,君臣不就一团和气?

  前面讲的故事近些年在网上一直流传,说李鸿章访俄时向沙俄官员传授“多报喜少报忧”的技巧。其实,这个故事有硬伤。尽管欺上瞒下在大清官场俯拾皆是,但身为大清国资深外交家的李鸿章,断然不会口开河自曝家丑的。

  久经沙场的李鸿章在中俄谈判中一直是锱铢必较,力争以最小的让步换取俄方的合作。俄方代表维特开门见山,中俄双方订立对付日本的军事同盟,俄方要修一条直通中国东北的铁路。他直接提出,中国若不同意“借地筑路”,俄国想帮助中国也是鞭长莫及。最终经过几轮的讨价还价,于1896年6月3日,“专门对付日本”的秘密同盟悄然诞生。


  许多文章里都说“沙俄重金贿赂李鸿章”,到底有无此事呢?

  不少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认同“黑金交易”这一说法,证据源自当时参加谈判的俄方代表事后的披露。说当时条约迟迟不签,俄方,财政部长维特遂向李鸿章许诺,修路协议实施,将给李300万卢布的酬金。

  可恰恰是密约谈判的主要参与者、沙俄财政大臣维特在回忆录中除了钦佩李鸿章为官为人的品性外,还证实:“说李鸿章受了俄国政府的贿赂,我必须说明这个谣言是毫无根据的。”此时李鸿章已辞世,且维特也已年近七旬,离开重权岗位。相比于那些证明“黑金交易”的碎片来,维特回忆录应该更可信一些。

  《中俄密约》共六项条款,俄国没并有直接将自己的利益写进密约,确立了中、俄两国共同防御日本的军事同盟关系,但是,沙俄不费一枪一弹已将中国的东北划入俄国的势力范围,获得在中国东北修筑西北利亚大铁路的特权。

  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日俄矛盾由来已久,总体上说,是出于在华乃至远东的利益博弈。但清政府多年来采取的“以夷制夷”外交策略、尤其是“联俄抵日”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为日俄矛盾的不断升级推波助澜。可以说,中俄战争的爆发是“联俄抵日”成功的范例。

  那么,引发国人诟病的“局外中立”究竟有怎样的利弊呢?

  就中国的实力而言,支持哪一方都讨不到便宜,如果同时向日俄宣战,必然陷入不能自拔的泥沼,甚至有丢失整个东北乃至国家的分崩离析。“局外中立”,是次优选择。从现实情况和结果上看,“局外中立”外交策略贯彻日俄战争始终,取得了中国利益的最大化。

  日俄战争的结局多少让人有点意外,后的日本可以战胜仍是君主制的俄国,且黄种人能够打败白种人,让中国的维新立宪派兴奋不已,增强了民族自信。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中国能走上立宪之路,富国强兵。

  东北问题国际化之后,谈东北问题清政府已无话语权。因觊觎东北日俄互为对手,日本取得战争的胜利,一子将沙俄“独霸东北”的企图打得粉碎。清廷选择“局外中立”是明智之策,至少可能在战后保住东北的领土主权。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伤亡近五十万人,而骨干将校军官伤亡较多,甲午一战后积蓄10年的军事实力消耗殆尽,且几乎无兵可招,客观上放缓了大规模侵略中国的步伐。

  李鸿章早在甲午海战之前就说日本“诚为中国永远大患”,74岁万里赴沙俄,据说还带了口楠木棺材,虽然“联俄抵日”取得了一时的成效,但以羸弱之身谋划“以夷制夷”,终究是不靠谱的。

  俄国日后反而成为侵吞中国国土最多的国家。

  求人不如求自己,唯有富国强兵,走民族复兴之路,方为御敌守土之王道。

  资料附录:

  西伯利亚大铁路(Trans-Siberian Railway)是横贯俄罗斯东西的铁路干线。起自莫斯科,经梁赞、萨马拉、车里雅宾斯克、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赤塔、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总长9,332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铁路。奔跑在这一钢铁大动脉上的共有大约1000列货运和客运列车。车里雅宾斯克以西,于十九世纪中建成;以东长7,416公里,于1891年始建,1916年全线通车。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中国近代史历史清朝历史
清太宗皇太极的大胆创新:什么是汉军八旗? 隐身中国的世界富豪家族:最早清朝时就已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