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是陈桥兵变的唯一被强迫者?兵变的起因
从古至今,只要翻阅有关宋史的资料,看到北宋得国一段,绝无例外都记载着这样的史实——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得七年(公元960年)元旦日契丹来犯,庭议命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领兵迎敌。初三日,大军出开封,天黑以前驻军在开封城东北40里的陈桥驿,当天夜里军队哗变,强行以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不容他反抗。第二天全军回城,即日周亡宋兴。立国三百余年的宋,就此开始了。
而史有定论,所谓黄袍加身、被迫称帝纯粹是一场由赵匡胤领衔,赵普导演,具体实施的秀,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阴谋。尤其是赵匡胤,既要当婊子还要立贞节牌坊,真是厚黑无耻到了极点。那么事实真就是这样吗?让我们回顾当年的历史,当时的柴宗训只有七岁,他的父亲是五代十一国里最英名的皇帝,不仅对国内开始了统一,使后周国力空前强大,对外境的契丹也成功进行了反攻,且取得了成效——出兵40天,兵不血刃,收复三关,共得中的三州十七县,户口18360户。可惜他突然生病,仅仅46天就去世了。
柴荣死后,赵匡胤已经是后周第一军事强人,他统领禁军(这是国家的正规军,很多朝政延用后周的成例,国都内的禁军强到可以压制全国,是重要的国策),又是归德(此地古为宋国,故赵匡胤立国称宋)节度使,他的确强大到了可以随时发动政变而肯定成功的地步(事实也是如此,当他第二天带兵回城时,没有任何阻拦就直接进城,且马上进入皇宫,搞掂一切)。那么第一个疑问就出现了——他为什么要,的谎报军情,说契丹来犯,由他领兵出征,然后大队人马再于第二天杀回来,在光天化日之下谋朝?这样一来,就算是他再找客观理由,他后来的子孙及朝臣再为他巧言辩护,都没法自圆其说。
以他的实力,他完全可以有无数个小花招可以让七岁的小皇帝随时死亡,让所有敢于反对他的朝臣名正言顺地“犯罪”受罚,从而更加温和顺畅,不为人知地达到目的。无论怎样,都比他实际运作的模式要强。因为虽然没有流血,但是,也无法否认这是一次军事政变,是真正的反叛。还有第二个疑问——从柴荣死,到赵匡胤陈桥兵变,其间有大约半年的时间。这半年的时间里,赵匡胤在哪里?他时刻都守在开封城里吗?因为他是禁军统帅得时刻坚守岗位吗?NO,这只是想当然尔,要查过史书才能知道,从柴荣死,他就已经离开了京城,去到他自己的领地归德,在半年的时间里,几乎寸步未离,直到朝庭命令他出兵抵御来犯的契丹,他才应召回到京城。
如果他真的有改朝换代之心,他为什么要远离政治权力中心长达半年之久?他有那么大的自和得力的人选可以让他远在归德都能操纵朝廷吗?答案还是NO,他只是掌握了军力,政治方面他远远没有那么长的触手。当时的宰相是范质和王溥,尤其是范质,此人强硬,素来与赵匡胤不和,当他在兵变当天,得知赵匡胤带兵回城,局势无法挽回时,紧张愤怒得抓住了王溥的手,大叫:“仓促遣将,吾辈之过也!”竟然把王溥的手都抓出血来,可见平日里他绝不会容忍赵匡胤插手朝政。由此可见,赵匡胤绝对没有主动地做好先期准备,如果他真要谋反,绝不会放任当朝宰相的敌意吧。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疑点——反叛日,赵匡胤的家眷在哪里?最理想的不过乎在他自己的领地归德,即宋州,那样的话就真的了。可是要命的是,当时赵匡胤上至老母下至妻儿,统通都在开封城里!
据史料记载,赵匡胤陈桥黄袍加身时,才派人(此人名叫潘美,即里潘仁美的原型,但他绝非奸恶之辈,相反大仁大勇,所立功勋比杨家所有人加在一起都大得多)回开封报平安,且通知城内等亲信配合兵变。赵匡胤家眷在城里的具体所在位置没有提到,但是据宋人笔记所载,当时赵匡胤全体家眷都在庙里上香,城内已经先她们得知赵匡胤造反,己有军队来搜杀她们。她们完全靠着和尚的保护,才得以逃生。难道赵匡胤想要全家死光光,以此来纪念他登峰造极,当了皇帝吗?!这也叫事先准备,谋而后动吗?!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赵匡胤毕竟因此而成为,成功地建立了宋朝,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我认为,仔细地分析,所有的事情都是赵光义一人所为,就连赵普都是被赵光义所打动,在这件事上为赵光义打工。后来的赵光义先生当时能拿得出手的唯一身份,就只是赵匡胤的弟弟,如果他想迅速地,就只能打自己大哥的主意。连打他老爸的主意都不行,第一早死了,老二,就算没死,官也太小,赵匡胤当初都借不上什么光。
而赵光义此人的权力欲望之盛,简直让人憆目结舌,难以相信。在十几年之后,先是有了烛光斧影,赵匡胤猝死的千古之謎,之后赵光义马上就跨过两个侄儿直接登上了皇位,紧跟着就把借故把尸骨未寒的大哥仅有的两个骨肉干掉,又把自己剩下的唯一的一个弟弟也干掉,从而确保了不仅是自己能稳坐皇位,就连以后的皇位也只能由自己的子孙承继。就都不算完,在他亲征契丹,中了两箭骑着驴车才逃回来后,由于身体已经垮了,不得不立太子,而他的亲生儿子()受到臣民欢呼,都让他无法接受,忌恨地说出:“人心都归于太子,将置我于何地?”得由开导才饶过了赵恒。
这样的人,面临当时的机遇局势,会甘于寂寞,任凭大哥自由选择人生吗?要知道,他大哥是他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的唯一保障。下面的情况都出于我的推理和想象,请大家自由思考分析。赵光义无数次地劝大哥立即造反,时不我待,失不再来,等小皇帝长大了,或者被别的节度使抢先了,我们就什么都完了。可赵匡胤不为所动,他有自己的打算。赵光义也有自己的打算,有些人,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不能劝,就只好强迫了。第一,他留在了开封城里,开始散布谣言,“点检做天子”,闹得人心惶惶,让朝庭上下和民间百把目光盯在大哥的身上,让他不得不反。但是赵匡胤以实际行动表明了心际,他离开了开封这个是非之地,远远地躲到了自己的小地盘上去。
那很好,赵光义还有第二招。先在暗地里把大哥的亲信都说动,尤其是智囊赵普,和禁军其他大佬,如石守信及慕容延钊等,等到他们都同意了,下一步自然水到渠成——军情来了,契丹来犯。这非常绝妙,军情是怎么得来的?是由宰相或者元帅每天亲自骑马跑到边境上去燎望一番,看清楚了有没有敌人,再马上跑回来主持一天的正常工作?当然不可能,消息都是下面一级一级地报上来的。关于这次谎报的军情,对于皇帝和宰相而言,骗人的是他们的下级赵匡胤,而对于同要只能根据消息情报做决定的赵匡胤来说,骗他的就是他的下一级人员。他的亲兄弟,及他的兄弟似的战友。就这样,赵匡胤领兵出征了,当天晚上,离城四十里后,他的弟弟就单独找到了他,旧话重提——哥哥我们造反吧。去你妈的——赵匡胤烦不胜烦,忍不住来了句粗口。
大哥,必须得反了——赵光义一点都不介意,他很流畅地说了下去——衣服都给你准备好了,黄色的,保证合身,这就请你试穿。别瞪着我,其实就算大哥你不反,你反叛的消息也都已经传出去了。对,这事也是我干的,这种事没有都让人当有,结果怎么样你自己掂量着办吧。另外,大哥,我还有件事得对你说。咱妈,还有我嫂子,小侄儿,他们可全都在开封呢,明天一早,消息就能传到京城,你要反可就得抓紧点时间,不然的话……你这个畜生!——赵匡胤暴怒。屋外的士兵们就像十几年后皇宫里的和宫女们一样,隔着紧紧关着的窗户和门,看不到也听不着屋里面这两兄弟的具体情况,只是看到窗户上的人影乱动,赵光义像十几年后那天晚上一样时时躲避,然后没多久一切就都消停了。赵匡胤终究不能因此就干掉自己的弟弟,真的,一切都得快,第二天的早晨,就得把事情都办妥了,就这样,宋朝建立了。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