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海军建立始末:曾经是远东最强大的海军力量
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
十三年(1874),日本侵略中国台湾,清廷以赔款作为日本撤兵的条件,于是筹办海防、海军的建议随之兴起。面临着外侮日重,边疆危机日益严重的险恶形势,清政府内部爆发了一场关于海防和塞防的大争论,这场争论直接推动了清王朝国防建设的近代化。
经过筹划,由沈葆桢、等人倡议,经总理衙门核准,每年调拨关税和厘金 400 万两作为经费,计划在 10 年内建成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水师。但纵观这场海防与塞防的争论,本来是国家的边疆军事问题,但是最后却演变成为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与以为首的湘系集团的利益之争。此次争论之后,左宗棠的西征军饷常有了批款项存留待用,而海防经费却由此拮据。有谕令:“铁甲船需费过巨,购买甚艰,著李鸿章、沈宝桢酌度情形,如利于用,既先购一两只,再行续办。”这就使得本来能够乘时筹建出一定规模的近代海军,丢失了时机。
艰哉巍巍黄海海战
在甲午战争的悲怆史中,历来有一句声讨“直把昆明换渤海”,就是针对太后动用海军经费修而言的。几乎所有指向清廷无能的笔伐都一致认为朝廷腐败、官员内斗、水师资金挪作他用导致败给了日本海军。
早在1888年时,北洋水师从舰艇装备到官兵素质在亚洲无疑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俄罗斯沙皇太子1891年访日期间的一次意外事件,把中日两国海军实力相互展露在对方面前。 也正是这一年,李鸿章的政敌翁同龢有个奏折获准,基于财政欠收,3年内不许给水师拔款,李鸿章因此无法扩军,即便是在战争中也得不到资助。3年后,黄海海战爆发,参战主力舰艇北洋水师12艘,日本联合舰队12艘,双方数量相同
北洋水师吨位合计32,396吨,日本联合舰队吨位合计40,849吨。 从以上的2张表格中对比可以发现,北洋水师除了“定远”和“镇远”2艘七千多吨的巨舰外,其余10艘舰船排水量全在3000吨以下。反观日本联合舰队,除了“赤城”、“千代田”、“比睿”三艘战舰外,期余9艘战舰排水量全部大于3000吨。不仅在吨位上具有强大的优势,日本舰队的速射炮数量完全多于北洋水师,特别是侧舷火力强大。
就是在这样的实力对比中,北洋舰队的官兵并未畏战退缩,而是英勇顽强地与日舰坚持战斗达 5 个小时之久,并重创敌舰。黄海海战之后,北洋水师受到重挫,朝中一片问责之声,官员相互攻讦诿责,慈禧的庆寿大典依然筹办,参战将士之悲苦却无人体恤。中日甲午战争尽管战争的结局是悲怆的,但北洋水师的表现是悲壮的。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