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清朝史上疆土防御政策为何天子守在四夷?
导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作为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她的盛衰兴亡,震撼着中华民族深邃的灵魂。当你深入透彻地了解她的时候,你一定会为其流给后人的“博大精深”而由衷地喝彩。大家知道,前期,为建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大清帝国,清军自公元1644年入关后,继续向西北、西南用兵,稳定了西藏,收复了台湾,逐步统一了全国。其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到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到曾母暗沙等南海诸岛,领土面积达到1300多万平方公里,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与朝鲜(高丽)、沙俄、浩罕汗国、印度、锡金、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隔海与日本、琉球、菲律宾、印尼等国为邻。从“天子守在四夷”的周边观念出发,清政府和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都建立了宗藩关系。清帝国自认为是地处“中央”的“天朝上国”,各国与它的往来都是“万方来潮”。这种宗藩关系,主要表现为“册封”与“朝贡”的关系。一方面是藩属国依靠清帝国的“上国天威”要求“册封”,以示正统,愿意“纳贡称臣”;另一方面是清政府的“回赐”要多于“朝贡”。
清政府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宗维翰,怀德维宁”的思想,实行“布恩、怀远人”的政策,和藩属国建立了松散的政治联盟,确立了“以琉球守东南,以高丽守东北,以蒙古守西北,以越南守西南”的“天子守在四夷”的疆土防御体系。因此,可以说清政府的周边关系,即体现了封建的等级、伦理、宗藩、地域等观念,也体现了我国古代“辅车相依,”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下面笔者分别就“天子守在四夷”作一个解读。期待你的指教!
以琉球守东南
在我国疆土的版块东南方向,“以琉球守东南”是清政府周边政策的重要环节。琉球在我国台湾东北水域,与我国的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等相处不远。明清两代琉球王国都是中国的藩属国,在明代两国多次遣使往来,至清代关系更加密切。公元1683年至1719年,曾分别派汪辑、徐葆光出使琉球,琉球王国派臣出海迎接。琉球王国在1701年也派出使臣蔡铎向清朝进献《中山世谱》和琉球地图,对清政府表示“向城输化”。年间,清政府曾派藩相到琉球任“教习”,并著有《琉球入学见闻录》。至此以后,两国使臣来往不绝,清政府一直把琉球视为我国的东南天然屏障。直至1879年琉球被日本(现为日本冲绳县)侵占才宣告结束。
以高丽守东北
在中国版图的东北方向上,“以高丽守东北”是清政府疆土防御的又一重要内容。朝鲜古称“高丽”,在就和他有藩属关系。后金(即后来的清朝)兴起后,为了解除两面受敌的威胁,于1627和1636年两次对朝鲜用兵,逼迫朝鲜解除与明朝的联系,正式与朝鲜建立了藩属关系,两国逐渐友好起来。清军入关后,共同的防侵略利益,使得两国关系更加密切。1654年和1658年朝鲜先后两次派兵协助清军反击沙俄对黑龙江下游和松花江的侵略,给了沙俄殖民强盗以沉重打击。清朝则帮助朝鲜抵制日本和沙俄的觊觎和侵略。因此,清政府用“高丽守东北”起到了中国东北很好的防御效果。
以蒙古守西北
在中国版图的西北面,以“蒙古守西北”是清政府周边关系的又一重要防御手段。蒙古国原属我国版图,蒙古族也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清军入关前,请朝廷为了割断蒙古贵族与明朝的联系,征服了漠南蒙古,把内蒙地区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在西北方向,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沙俄、浩罕、阿富汗等国,主要威胁来自沙俄,浩罕汗国是一个城廊国家。在清代,和清朝有藩属关系。为了怀柔蒙古各部,为了实现“恩益深而情亦远”的政治目的,康熙帝曾57此巡蒙古、东北、西北等少数民族居住地,我国北方曾一度出现“日舞微风动彩放,声教无私疆域远”的动人局面。这种亲密的民族关系对抵御沙俄对我国西北部边境的侵略,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越南守西南
“以越南守西南”是清政府在中国西南方向的又一重要防御策略。清政府非常重视与越南的关系。据《清史稿》记载,从清朝开国到乾隆末年,越南交大的“朝贡”有13次,民间贸易也很兴旺,仅广西边境就有30多处边境口岸。为增进中越关系。曾多次御书匾额赐予越君,如:1683年乾隆帝书赐“忠孝守邦”;1724年帝书赐“日南世诈”;1784年乾隆帝书赐“南交屏翰”御匾。在当时,清政府对外关系中,得此虚荣者仅越南一国。在处理两国的关系上,清政府表现出了封建大国的雍容态度。后来,由于越南封建统治者以“小国之君”的态度,对清政府实行欺蒙狡诈的两面政策。致使乾隆末年,两国关系逐渐冷谈松散下来。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