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刘大夏明代中期名臣,弘治三君子

刘大夏明代中期名臣,弘治三君子

时间2022-05-15 16:56:49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40519

刘大夏,幼名瑞昌保,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中期名臣,诗人。刘大夏备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完成“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并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作“楚地三杰”。明武宗继位后,刘大夏屡疏辞呈,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独断专行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大夏过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刚入官运

刘大夏祖籍山东东平,十一世祖刘宝,宋高宗曾任都统制,随岳飞平定杨么造反,岳飞遇害后,刘宝辞官落户于华容。刘大夏父亲刘仁宅为永乐十八年(1420年)秀才,官至广西按察副使。

正统元年(1436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刘大夏生在江西九江府瑞昌县官舍。幼名瑞昌保,自少颖悟,神气秀爽,强记过人。六岁时随父回京,大学士杨溥一见而奇之,说:“这孩子或许未来能做到我的位置。”为此命名大夏,以族女许之。

刘大夏明代中期名臣,弘治三君子

天顺三年(1459年),刘大夏中湖广乡试第一。天顺八年(1464年),考中举人,被评为庶吉士。明成化元年(1465年),翰林院拟请留刘大夏任职,但他自己要求担任吏职,因此就任职他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又调升兵部职方司郎中。

被诬坐牢

宦官阿九的哥哥任京卫经历,因罪被刘大夏惩处笞刑。阿九心存芥蒂,向宪宗进谗,使刘大夏被逮入诏狱,经东厂审问,并没有得到哪些结果。经宦官怀恩竭力相救,刘大夏在判刑杖二十后获释放出来。父亲过世后,刘大夏一宿就出发吊孝。

政绩出众

弘治二年(1489年),刘大夏服丧期满,调升广东右布政使。田州,泗城不安定,刘大夏前去告诫,事情很顺利地解决了。山上贼起,刘大夏奉檄文征讨。他令属下只许活捉,验明为贼才杀,有一半人得到生还。改为左布政使,调去浙江。

弘治六年(1493年)春,黄河在张秋河堤决口,皇上下诏博选拔人才臣前去整治。吏部尚书王恕等强烈推荐刘大夏,提高刘大夏为右副都御史前往。到任后,在黄陵冈疏通贾鲁河,又输通孙家渡和四府营上下游,以分水势。从胙城通过东明,长垣到徐州修建长堤,共三百六十里长。洪水灾害获得除根,张秋镇更名为“安平镇”。孝宗奖励刘大夏,赐玺书奖赏他。召他为左副都御史,任职户部左侍郎。

弘治十年(1497年),刘大夏授命兼佥都御史,前去宣府解决兵饷。尚书周经告诉他:“塞外有势力家族的子女以交易粮食作物谋私利,你不要因刚直招祸。”刘大夏说:“解决天下大事,以理不以势,待我到后解决。”当时,塞外务必粟千石方能买进,草万束才得收进。从而宦官,武臣得到操纵市场,获得厚利。刘大夏下令有钱粮的,草百束,粟十石之上都准予交易,权势之家想牟利也落了空。不到两个月府仓储积多,边人蒙受其利。

弘治十一年(1498年)秋,刘大夏连上三疏称病辞官,归来后在东山下筑草堂,在堂中念书,被世人称之为“东山先生”。弘治十三年(1500年),廷臣陆续推荐刘大夏,起任右都御史,统管两广军务。奉命特使上门,刘大夏带二僮仆动身。两广人故来想念刘大夏,获知他即来就职都欢呼雀跃。刘大夏上任后,清除治吏,免减官费供应,严禁驻守官私自役使军士,盗贼因而慢慢降低。

弘治十五年(1502年)六月,刘大夏第二次奏陈兵政的十害,而且规定弃官返乡。孝宗不同意,要他将各应当革除的缺点更详尽地所有奏闻,因此,刘大夏列举南北军队路运水道轮流值班送粮的劳苦,及其边军困乏疲倦,边将乱扣的事情统统奏报。孝宗因此在便殿接见刘大夏,询问道:“卿先前说天下民穷财尽。祖宗至今征缴有常法,为何如今那样?”刘大夏回应:“就是沒有按常法征取。如向广西每一年取铎木,从广东取香,药,耗费以万来测算,别的就显而易见了。”孝宗又问起部队,他回应:“与老百姓一样穷。”孝宗说:“居有月粮,出带行粮,哪些原因会穷?”刘大夏回答:“其帅克扣超过一半,怎么会不穷?”孝宗叹息道:“朕当政这久,还不知道天地军民贫苦,如何做人君!”因此下诏禁止。那时候,孝宗正锐意安宁,而以刘健为丞相,马文升以师臣(少师兼太子太师,初任兵部尚书,后改吏部尚书)领导六部,世称“众正盈朝”。孝宗察知刘大夏刚正不阿认真细致,而且做事娴熟,尤其信赖他。多次接见他判别事情,刘大夏也在各事上为孝宗竭尽全力。

刘大夏明代中期名臣,弘治三君子

重归故里

孝宗过世后,武宗继位,刘大夏奉诏书要求撤去非定额内的四方驻守宦官。武宗只移去均州齐元。刘大夏又主张应撤去驻守宦官二十四人,又奏减皇城,京城守护宦官,都未被接受。没多久,刘大夏例举理应取代的传奉武臣六百八十三名,被准许。大汉将军薛福敬等四十八人也该削掉官衔,薛福敬等有意不进宫侍奉来激怒武宗。武宗马上命恢复薛等官衔,而规定兵部回答详细信息,想要加罪。宦官宁瑾叩头说:“这种是先帝遗训,皇上纳入登基诏书,不适合兴师问罪。”武宗才舍弃查证这事。宦官韦兴在成化末期因犯法被长期罢黜,这时候靠讨好得到驻守均州。言官陆续谏阻,刘大夏等再三争辩,武宗都没理。正德元年(1506年)春,刘大夏又奏道:“驻守宦官,如江西董让,蓟州刘琅,陕西刘云,山东朱云贪欲暴虐特别是在厉害,要求核查惩治。”武宗不高兴。刘大夏了解自身意见不被采取,多次上奏折要求辞官。

同一年五月,武宗下诏封为他太子太保,允许他回乡赐敕书,车马回到,按旧制供货粮食和役仆。给事中王翊,张襘要求留住刘大夏,吏部也要求留刘大夏,武宗没理。

安逝于家

刘大夏忠诚诚恳,为孝宗所信赖,全身心报国,对权势近幸多行抑止。以前规定严格考核勇士,为刘瑾所恨。刘宇也恨刘大夏,就与焦芳一起在刘瑾眼前进馋言道:“抄刘大夏的家,可获得边费的十分之二。”正德元年(1508年)九月,借田州岑猛的事,将他拘捕下到诏狱。刘瑾要以激变罪判大夏死罪,都御史屠滽不同意,刘瑾谩骂道:“即便没死,能够没去戍边吗?”李东阳从这当中协商,刘瑾探知刘大夏家贫困,就判其到最偏远的边境线戍边。最初拟戍广西,焦芳说:“是送他进去吗?”因此改戍肃州。刘大夏已经有七十三岁,穿着布衣步行通过大明门叩头而去。观者都哀叹落泪,父老百姓携筐送吃的,刘大夏所在之处,大家为此罢市,烧香祝刘尚书生还。直到了戍所,各单位怕得罪刘瑾,不送食品不来问慰,儒学生徒送进食给他。一到操练,刘大夏一直扛戈站进队伍。负责人人再三推辞,刘大夏说:“士兵本来就该服役的。”他只带来一个仆人。有些人询问他为什么不带子孙,他说道:“我做官时,不以子孙捞好处。如今年迈被罚,怎狠心令他们同我一起死在戍所呢?”刘大夏早已遣去戍边,刘瑾还借别的事二次罚他送米塞上。

刘大夏明代中期名臣,弘治三君子

正德五年(1511年)夏,刘大夏被赦免回乡。刘瑾被诛杀,修复他官职,后退休。清军御史王相要求恢复刘大夏月粮和年役,录用其子孙。主事的宦官始终恨他,不同意。刘大夏回家了后,教子孙种地维持生计。稍有盈利,就分赠给故交家族。事先自作墓志铭,并说:“不要让人用饰美之词,让我怀愧于地下也。”正德十一年(1516年)五月三十日,刘大夏过世,寿终八十一岁。追赠太保,谥号“忠宣”。

本文来自百度百科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历史明朝历史
马文升历仕五朝,与王恕,刘大夏并称“弘治三君子” 孙殿英的后人成为文物保护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