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吕布死后喜欢人妻的曹操为什么不纳貂蝉为妾?

吕布死后喜欢人妻的曹操为什么不纳貂蝉为妾?

时间2022-04-01 20:35:33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37554

说到吕布其实就不得不说他和貂蝉的故事的,有的人说他和貂蝉是非常难得的一对乱世好夫妻了,但是又有的人说了貂蝉和吕布在一起也其实是有目的等等,我们也不管他们的爱情故事了,我们要看的就是在吕布死后,其实曹操那么喜欢人妻为什么曹操不纳貂蝉为妾呢?而且貂蝉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这到底是为什么也还是让人觉得十分的好奇的,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作为四大美女之一,以及历史上最知名的美人计的主角,关于貂蝉的传说实在太多了,传说中的貂蝉一生至少经历了四个男人,第一个就是她的主人司徒王允,第二位是奸臣董卓,第三位是武将吕布,第四位争议比较大,通常认为就是关羽了,至于好人妻的曹操和貂蝉有没有发生一些花边故事,传说中也并没有讲到。

这里必须解释一下了,为什么上面说都是传说呢?因为貂蝉这个人基本上只生活在传说中,虽然《三国演义》中貂蝉是个活灵活现的美人儿,但是《三国演义》不是真实的历史,靠谱的史料中并没有讲到貂蝉这个人,是后世人对于王允利用吕布除掉董卓而演绎出来的一个人,她的名字最早出现于《三国志平话》,本名任红昌,甘肃临洮人,然而《三国志平话》这本书属于元代人创作的作品,距离东汉末年已经过去了千余年,基本上是对三国故事的戏说罢了。

不过我仍然认为貂蝉这个人应该是存在的,当然她未必名字叫貂蝉,我们可以想象她本是司徒王允家里的一名歌女,她的相貌是十分美丽的,《三国演义》中的美人计故事历史上很可能发生过,那么当董卓死了之后,貂蝉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吕布的女人,那么吕布死了之后呢?依照曹操好人妻的本性,他应该是不会放过貂蝉的,然而再依照曹操爱猜忌的性格,他又是不敢纳貂蝉为妾的!

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我们可以将曹操对照貂蝉美人计除去的董卓,两个人本质上其实都是汉之权臣,那么董卓都被貂蝉间接除掉了,曹操怎么能敢保证貂蝉不会想办法除掉他呢?

第二个原因就是貂蝉的丈夫吕布是被曹操杀死的,这个时候的貂蝉应该已经和吕布生活了十多年,两个人应该已经酝酿出了很深的夫妻感情,那么曹操对貂蝉来说就是杀夫仇人,如果曹操纳貂蝉为妾占有她的话,又怎么敢保证同床共枕的时候貂蝉不会对她下手呢?何况曹操最怕有人在他睡觉时靠近他,有士兵晚上怕他着凉给他掖被窝都被他杀了,床上如果躺着一个心怀异志的女人,曹操怎么可能睡得好觉?

所以从上面两点来看,曹操是没有胆量纳貂蝉为妾的。不过可能有的朋友要说了,曹操好人妻,为什么敢纳别人的妻子为妾呢?

其实我们看一下就会发现,曹操纳的妾都是和他没有什么仇恨的女人,比如宛城征张绣之后霸占张绣的婶子邹氏,当时的张绣是投降的,张绣的叔叔也不是曹操杀的,所以邹氏和曹操也没什么过节,而曹操在除掉吕布之后纳的妾是吕布的部将秦宜禄的妻子杜氏,这个时候,秦宜禄并没有死,而是跑到了袁术那里,并且被袁术赐女安了个家,曹操等于做了个接盘侠,但是关羽本来也看上了秦宜禄的妻子杜氏,几次三番的请求曹操把杜氏赐给他,可能曹操发现杜氏长得太漂亮,所以没舍得把她给关羽。

闲话少叙,曹操之所以没有将貂蝉占为己有,主要原因就是他对貂蝉不放心呀!虽然《三国演义》里面没有讲到吕布死后貂蝉的结局或者说归宿,但却给了之后的文人以很大的创作空间,很多文人看中了关羽,认为既然吕布的赤兔马都给了关羽,那么貂蝉也给了关羽吧!所以有很多小说和戏曲讲到貂蝉曾经成为了关羽的女人,不过这样的事应该是没有发生过的,如果真有的话,历史不会忘记记上一笔的。

如果要说“汉初三杰”,一定很多人都能够立即把他们的名字说出来,的确,这三个人是西汉开国功臣里面最为人所熟知的三个人,而且按照名气来看,张良、韩信的名气似乎比萧何还要高一些,可是在刘邦眼里,他手下的功臣,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萧何。那么,为什么萧何能够成为功臣之首?萧何对汉朝又有什么样的功绩呢?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打败项羽,夺取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在分封功臣的时候,他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他们为我所用,所以能取得天下。”从这里不难看出,刘邦认为张良、萧何、韩信是他最得力的功臣。这三人也因此被称为“汉初三杰”。

后来,刘邦论功行赏,把萧何排在功臣之首,封他为酂侯,食邑最多。那么,萧何到底有哪些功劳呢?

其一,开国之功。在刘邦起兵过程中,萧何是主要的策划者和组织者。秦国灭亡以后,形成了楚汉相争的对峙局面。刘邦命令萧何留守关中。萧何收敛赋税,镇抚百姓,把关中治理得井井有条,源源不断地前方前线输送充足的粮饷和壮丁,使百姓爱戴刘邦,不肯为项羽出力,解除了刘邦的后顾之忧,为刘邦建立起稳固的后方基地。刘邦对于萧何的作用有充分的认识,他在向众将解释为什么将萧何列为功臣第一时说:“各位将领的功劳是猎取野兽,功同狗等;而萧何是指示兽踪,功同人等。”

其二,定策之功。萧何还没有跟随刘邦起兵时,就通晓法令,担任秦沛令“主使掾”。刘邦称沛公后,任命萧何为主丞,料理日常政务、军务。攻占咸阳后,他劝刘邦不要满足于当前的胜利,应当安抚民心,制定了著名的“约法三章”。在楚汉战争和建立西汉以后,他重新整顿秦朝的旧法条文,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律令和赋税制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丞相,治事方针一无变更,一切都遵循萧何的成规。这就是成语“萧规曹随”的由来。

其三,荐贤之功。韩信投奔刘邦以后,刘邦只派他当了一名管军粮的小官。萧何发现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后,向刘邦大力举荐,但刘邦仍旧没有重用他。韩信失望之下,逃离汉营,另找出路。萧何听到消息后,骑上快马连夜追赶,把韩信追了回来。在萧何的一再举荐下,韩信被为大将军。

韩信没有令刘邦失望,也没有辜负萧何的良苦用心。在楚汉战争中,他率领汉军渡陈仓,战荥阳,破魏平赵,收燕伐齐,连战连胜,最后在垓下设十面埋伏,一举将项羽全军歼灭,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为中国历史上识才荐贤的典型事例。

其四,护书之功。秦始皇颁布焚书令后,民间的前代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书籍被烧成灰烬,咸阳就成了收藏和保存图书资料的惟一场所。刘邦的义军攻入咸阳后,许多将领忙着抢占府库良马,瓜分金银美女,就连刘邦本人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头扎进宫中,贪恋着金玉、狗马、美女而舍不得离开。唯独萧何对金帛财物毫不动心,却急如星火地赶往秦丞相御史府第等衙门府第,收取律令、图书、文献档案,细心地保藏起来。

在随后爆发的楚汉战争及刘邦初创帝业的艰难时期,刘邦之所以能够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并迅速采取措施占领要塞、镇抚百姓,全赖萧何这一及时收藏图书、档案之功。西汉建立后,萧何制定汉律,就是在秦律的基础上加以完善而成的。如果没有萧何的救护图书,就不可能制定出那么完整的汉律来。也同样是由于萧何的护书之功,才保存了大量先秦文化典藉,才使中华文化得以延续。

可惜的是,萧何的护书之功一直淹没在其他三大功劳里而很少有人提及,即使谈起也大多从萧何为官廉洁的角度来看这件事,而忽视了对整个中华文化的贡献。如果从整个历史的角度来看,萧何的护书之功应该算是最大的功劳,列为四功之首。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历史
赵匡胤到底是官二代还是富二代? 李世民一生最喜欢的妃子是谁?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关系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