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和足球是一项运动么?现代足球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俄罗斯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的举行着。还好俄罗斯和中国的时差只有5个小时,看球赛的时间会稍微方便一点。不过说到足球的起源一直也是争议不断,部分人会觉得中国古时候的一项运动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雏形。据记载,战国时期就在民间出现了蹴鞠这项运动。直到宋朝才逐渐把蹴鞠给职业化,不过仔细对比一下蹴鞠和足球的规则踢方还是有很多不同的。相同点都是用脚,而且需要把球提到特定的位置才算得分。下面就为大家详细比较下蹴鞠还有足球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我们应该要认清一点,现代足球的踢法和规则和蹴鞠完全不同,准确的说蹴鞠跟现代足球是没什么关系的,现代足球的起源来自英伦。足球刚开始的规则非常简单,就是能把球踢进对方家大门就算赢,这项运动也是当时各国用来对战的娱乐活动。毕竟欧洲也有长时间的动荡期,大家能在苦中作乐也是非常不容易。现在足球能发展起来,就是因为在欧洲各国相继产生了影响力,参与的多了自然也就火了。
而说到蹴鞠本身就比足球难玩多了,因为蹴鞠规定比赛中球是不能落地的,有点像排球。但是排球是用手,而蹴鞠用脚难度就更高了。战国时期,民间就已经出现了蹴鞠这项运动的,也是当时人们非常喜欢的娱乐休闲活动。直到宋朝才逐渐出现专业的蹴鞠人才,还有表演。规则方面也逐步完善,当然我们在影视剧里也都看到过蹴鞠,但多多少少都经过了一些改动,真实的蹴鞠大家就是要拼技巧还有准确度。和现在足球是完全不同的。
蹴鞠和足球不管是“球”还是规则都非常的不同,足球是要把球提进球门,而蹴鞠是要把球踢进一个很高的斛中,可能蹴鞠的门看起来更像是篮球的球框。我们人手的灵活程度和细腻程度肯定比腿强,要想把球踢进这个框里感觉还是挺难的。还有就是蹴鞠和足球使用的“球”不同,蹴鞠要更小一点,而且还有填充物,毕竟当时的技术也作出充气球。而且有些蹴鞠用球都不是原型,可能是个多边形,因为不能落地所以球也不方便做成太大太重。所以就操控上来说,蹴鞠是要比足球好操控,想要做到足球那样的过人是非常考验脚法的,可能我们在一些电视剧中有看到过。
实际上现在足球之所以是全球第一大运动,就是因为参与的国家最多,而且实力相对平均,没有一个国家能一直称霸冠军。像篮球、兵乓球等运动,霸主一直都是一个国家,所以对其他国家在兴趣还有积极程度上有着很大的打击。足球总体来说还是欧洲和美洲最强,亚洲就弱了很多,毕竟足球的身体对抗很多亚洲球员在这方面并不占优势。可能各位球迷最大的心愿还是看到国足早日登上世界杯的舞台啦。
在春秋时期,周天子早期还一直保有一定的统治力,但是随着各个诸侯国的崛起,周王室彻底失去主导权,沦为一个存在感很低的小国。那到底谁第一个崛起的诸侯国呢?应该就是楚国了,其实在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都轮番达到顶峰过,不管是各国思想还是经济改革都有着自己的一番见解,所以也被称为是百家争鸣的时期,感觉那个时代的气氛也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了。
提起在春秋朝时期,第一个称王的诸侯国,大家通常会首先想到楚国,楚国称王最早要追溯到熊渠(前886年—前877年在位)为君时期,其时熊渠见周室微弱,诸侯或不朝,或自相攻伐而楚国却政清民和,日渐地强大。于是熊渠乃自号为王,不但自己称王,而且将其三个儿子都分封为王,狠狠地恶心了周王室一把,据《史记》所载“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后其虽迫於周厉王的暴虐而去其王号。但是到楚武王(前740年~前690年在位)即位以后,楚国再次自尊为王,而此时的周王室已经东迁,是更加地衰微下去了,就再也无力阻止楚人称王了。
其实,还有个国家比楚国人更早地称王,这个国家是徐国,其国都位於今天的江苏省泗洪县境内,这是个据说存在了一千六百多年的国家,是夏朝所封的诸侯国,其最为著名的国君是徐偃王(史载其好行仁义,东夷归之者三十六国),徐偃王是与周穆王(约前1054年—前949年在位)同一时期的国君,这个国家遭到周王室的打击很大,就渐渐地衰落下去了,春秋末期为吴国所灭。
春秋中后期,吴、越两国渐渐坐大,也都自称为王。吴国据称是泰伯之后,其实这很扯,以当时的条件,泰伯奔吴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且周王室也不可能只授予其“子爵”的爵位。说吴人是泰伯之后就相当于说匈奴人是夏王室后裔一样,是在文化上对蛮夷之族羁縻的一种手段,反正这些蛮夷之族都没有自己的文字记载,谁也都搞不清楚。吴国自寿梦即位后,开始强大,于是就称王了,拆自己人的后台了。
越国据称也是夏王室的后裔,其可信度也跟说匈奴人是夏王室后裔的可信度差不多大。越国称王自越王勾践的父亲越王允常始,吴、越两国差不多大,而且是世仇,晋国扶植了吴国从楚国后方牵制楚国。于是,楚国便扶植了越国从吴国的后方牵制吴国。越国人见吴国人称王,便也不甘落后,也开始称王。
但不论是楚国还是徐国还是吴、越两国,这些国家在华夏诸侯的眼里都属于蛮夷,他们称王对华夏诸侯们的意义不大,他们称王都是僭称,不被承认,在中原各国的史籍里它们的爵位还都是子爵,都是楚子、徐子、吴子、越子。
宋襄公在盂地会盟诸侯图霸,与楚成王争先执牛耳僵持不下时。宋襄公说:“有功论功,无功论爵,更有何言呀?”楚成王就答:“寡人冒爵为王久矣。宋虽上公,难列王前,寡人告罪就占先了。”。把宋襄公气的六窍生烟道:“你那是僭号,你怎么能以假王而压我真公呢?”。后吴王夫差在黄池与晋国争盟主,吴人说:“於周室,我们是长支”,晋人说:“於周室,我们向来都是霸主”。双方也相持不下,吴人于是就摆出一副干架的样子,晋国人就说:“你们要称霸可以,但你们称王置周天子於何地呢?”。于是,吴王夫差去王号而称公,变成了吴公夫差才当上了霸主。
诸侯称王对中原政治真正有影响的要到战国时期的魏、齐两国在徐州相王事件了,与之前的蛮夷国家称王不同,这两个国家都是纯之又纯的华夏国家了。之前,周室虽然式微,但是对政治还是有影响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还是要去找周王室予以册封承认,齐国的田氏代齐也是经魏文侯请求周天子册封才算是被正式承认的。而自魏、齐两国在徐州相王之后,周天子的天下共主的名号就彻底没有了,也就再无政治影响力了,华夏诸侯们也就进入了彻底不认“爹妈”的时代。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