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古墓被挖出17个盗洞 贼人进去后全被吓跑
古代的皇家贵族,活着时享尽荣华富贵,到了生死之际,还幻想到另一个世界去继续穷奢极欲的豪华生活。因此往往讲究所谓的“厚葬”,不但在地下修建规模宏大的宫殿,还会在其中放置大量的金银珠玉,奇珍异宝,生怕被阎王爷看不起。的定陵,据说耗银800万两。到了,虽说没那么夸张,但的裕陵也耗银200万两,的定东陵则耗银270万两。
帝王将相们光顾了讲排场,没料到厚葬打来一个延续千年的巨大隐患。墓中的金银珠宝,引来了无数盗贼贪婪的目光。每到乱世,这些藏宝无数的帝王将相陵寝,就成为众多盗贼的淘金宝地。因此陵寝修建时,盗掘与反盗掘就成为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能工巧匠们费尽心思,研究防盗手段,来保证陵寝。
目前国内已经发掘过的古代帝表明,最为常用的防盗措施,以两种最为多见。一是深埋,而是隐藏墓道入口。实践证明,这也是比较有效的办法。清朝帝陵几乎被挖遍,明朝帝陵基本完好,主要就是因为流行深埋,万历定陵地宫位于地下27米,专业队光找入口就找了1年多,普通盗贼很难得手。乾隆的裕陵仅仅深9米,结果被盗掘一空。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别另类的防盗手段。比如河南的郭庄楚墓,它的防盗手段独具特色。此墓从战国至今,2000余年时间内经历多次盗掘,考古时可见的盗洞就有17个之多。令人吃惊的是,历经如此之多的盗掘,墓中的大部分文物依然得以保留下来,损失极为有限。经研究发现,盗贼之所以都空手而返,是因为墓中有一件防盗神器,吓跑了无数古今盗贼。
说是“神器”其实一点也不神。它的防盗原理简单而实用。在郭庄楚墓墓室四周,填充了厚达十几米的河沙层。细沙的流动性极好,历经两千年也未板结成块。细沙中夹杂大量尖锐石块,小的十几斤,大的300多斤。郭庄楚墓沙层中共发现此类石块1千多块。
由于河沙极好的流动性和很差的粘结性,使得沙层历经千年依然松散。盗贼们擅长在黄土层中掘洞,而在沙层中掘洞,则难比登天,即使侥幸掘出也很容易垮塌,沙石俱下,不砸死也得活埋在里面。最新的盗洞表明,盗贼不惜血本,采用了类似开采煤矿一样的技术,盗洞周围和顶棚用木板加固支撑。洞倒是勉强不塌了,但由于河沙很好的流动性,此处挖空他处立即自动填充过来,不把河沙层挖完休想得手。
盗贼一般做贼心虚,时间紧迫,短时间根本无法完成这样大的工作量,而且还要冒着随时垮塌的风险,因此只得放弃。所以郭庄楚墓历经一千多年的破坏,依然保留了一大批国宝。《考古编》记载,的乾陵据说也是采用这种办法,建造时挖走一车土,随时拉回来一车沙,到封顶时全部用沙层填满,所以至今得以幸存。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