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定制的棺材比楠木还贵重 为何到死都没用上
1908年11月15日,因痢疾引发心脏衰竭病逝西苑仪鸾殿,享年七十四岁。作为晚清的最高掌权者,的葬礼自然是风风光光,隆重异常,规模空前,世人皆为之震撼。
与豪华葬礼相对应的是无比奢华的陪葬品。慈禧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宝物,死后这些东西也要一同下葬,据后人统计,慈禧棺内陪葬的不计其数,其价值更是高达亿两白银。生前所好一一随自己下葬,慈禧应该说死而无憾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慈禧生前念念不忘的大玉棺并没有如愿来安放自己。大家都知道,慈禧的梓宫(其实也就是棺材)用金丝楠木独板打造,从云南运到北京,仅仅运费就要了40万两。梓宫本身的价值更是可想而知了。尽管贵重无比,但这并不是慈禧心仪的梓宫,慈禧要的是比这还要贵重的大玉棺。
早在过完七十寿辰时,慈禧自知时日无多,便提前做了打算。慈禧一生经历权力斗争,饱受内外忧患,活的并不轻松。生前如此不堪,死后定是要好好清静一番了。于是,她萌生了一个古代帝留之际都会有的想法,将自己葬在一个的棺材内。或许是翡翠的缘故,慈禧首先想到了和田玉,并下定了定制一副大玉棺的决心。当然,慈禧这样想并不单单是个人喜好。在古代,玉不仅代表了瑞气,还有通灵的功能,用玉棺来盛放自己,祥瑞裹体,鬼魂不侵。由此我们可以探知慈禧内心恐惧的一面。
随着慈禧懿旨的下传,玉棺之事很快经李莲英之手摊派到了新疆地方官吏的头上。这些官吏们先是命令采玉工人在和田一带寻玉,但终因块头太小,无法满足制棺的要求而作罢。后来,人们又到昆仑山上去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工人们终于在昆仑山海拔4000多米的一处寻到了一块庞大的青玉料。简单切割后,这块玉长约3米,宽约2米,厚约1米,足足有20吨重。这个重量在整块玉料中是不可想象的。在古代,即便是古玉器中的“巨无霸”--和田青玉《大禹治水图》也才5吨重。
玉料找到了,最棘手的事情发生了。新疆与北京相隔数千里,千里迢迢运送一块20吨重的玉料,这个古代是极其困难的。之前的乾隆和田青玉运到北京花了三年的时间,而这块玉料要用多久,实在难以想象。
圣命不可违。运输玉料这一浩大工程还是在工人们的抱怨声中动了。工人们先是费尽力气将玉料腾挪到山下,后又艰苦跋涉运送到千里之遥的库车县,此时已经用了近三年时间。正当人们准备力气再出发的时候,慈禧驾崩的噩耗从京城传来。,一边是慈禧急需下葬,一边是玉料千里运输的未知,两者根本无法统筹。玉料之事也就此作罢。
当得知实情后,工人们不安起来,多年积攒的憎恨瞬间转化为燃烧的怒火。玉料被砸碎,分裂成若干块,其流向多有不同。有的被当地百姓带走,有的被扔到河里,也有两块比较大的留了下来。
而留下来的一大一小两块玉料,最后又分别流入中国地质博物馆和新疆地矿局,作为文物保护起来。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慈禧和田玉”。“慈禧和田玉”经历了动乱和时间洗礼,成为那个时代的有力见证。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