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什么把自己的帝陵搬到远离祖坟的清西陵
死后并没有按着惯例埋入清东陵,而清东陵本是皇帝挑选的位置,皇帝也埋在此。雍正的陵墓在清西陵,是雍正本人挑选的位置,可是为什么雍正不和父亲康熙埋在一起呢?难道是帝位不正不敢面对列祖列宗吗?
严格来说,有四处陵墓。12代皇帝里,开国的太祖和太宗没有进关,葬在沈阳(清福陵、昭陵),辽宁老家赫图阿拉葬先祖(清永陵),这三 个合称“关外三陵”,是两处。第三处是河北遵化的清东陵,5位皇帝、15位皇后,最著名是,活着不消停,死了不安生,1928年孙殿英炸开慈禧 墓,制造了著名的“东陵盗案”,地宫与陵墓。而清西陵可以说是中国的最后一座帝寝建筑群,共埋葬着清王朝的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嫔、 两位王爷、两位公主、6位阿哥,共计80人,始建于雍正八年,停建于四年(1730——1915),皇帝的坟头儿是民国给修完的,溥仪呢,他已经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了,火了化,一部分骨灰藏在八宝山,一部分骨灰藏在易县的龙华公墓。
清东陵和清西陵在河北易县,虽然是北京出发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但据说距离北京天安门的距离都是125公里,误差极小,是堪舆学的精准,还是历史的巧合, 无从得知。一般皇帝荣登大宝,便会集天下堪舆之士,先着手选一处藏风聚气,背山面水的龙脉之地,修建恢弘的陵墓,以便昭示子孙,江山永固。
在河北遵化看上了一块风水宝地,觉得“王气葱郁”,于是就修建了清东陵。康熙呢,则按照昭穆制度葬在顺治皇帝的孝陵东部。
到雍正帝,出了个幺蛾子——
“朕之本愿,原欲于孝陵景陵之旁,卜择将来吉他,而堪舆之人俱以为无可营建之处。后经选择九 凤朝阳山吉壤,具奏。朕意此地近依孝陵、景陵,与朕初愿相合。及精通堪舆之臣士再另相度以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今据怡贤 亲王、总督高其倬等奏称,相度得易州境内泰宁山太平峪万年寺地,实 乾坤聚秀之区,为阴阳合会之所,龙穴砂石无美不收,山脉水法条理详明,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等语。朕览所奏,其言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但于孝陵景 陵相去数百里,朕心不忍,且与古帝王规制典礼有无未合之处,著大学士和九卿详细会议具奏。寻议谨按帝王世纪,及通志通考诸书,历代帝王营建之地,远或千余 里,近亦二三百里。地脉之呈瑞,关乎天运之发祥,历数千百里蟠结之福区,自非一方独擅其灵秀。今泰宁山太平峪万年吉地虽于孝陵、景陵相去数百里,然易州及 遵化州皆与京师密迩,实未为遥远。又泰宁山雄高群嵫,抽脉自管涔恒岳而来,襟带百川,分水以拒马、滹沱为界,相其形局,既属大地之凝庥;稽之典章,又合三 代而同揆。伏乞钦派大臣,遵照定制,敬谨办理。自集纯嘏于万年,流嘉祉于亦业矣。”——《雍正起居注》
意思就是:“爹啊,我在别处发现了块儿宝地,我就打算埋这了。其实我内心很不忍,但他们都说这儿特好,我就不陪你了”。《清实录》里记载,在1729年,雍正即位的第七个年头,找到了易县永宁山下这块宝地,次年动工,历时六年,泰陵建成。
是个标新立异,不畏人言的皇帝,阔斧的改革,清除前朝的败政,能打破子随父葬制度拥有的也不是一般的魄力。纵观,雍正也是个野史传闻、疑案众多的皇帝,夺权,,,小说里的雍正帝生活的热热闹闹,扑朔迷离,真实的雍正帝励精图治,兢兢业业。阎崇年写雍正两大疑案,一是继位,一是死亡。百姓们传言,雍正皇帝因为篡位,没脸见他爹,才另择陵址,野史小说之言,权当一乐吧。
雍正搬家了,给造成了点小麻烦,不过一个爱出门旅游的折腾人,是轻易难不倒的。经过深思熟虑,乾隆巧妙的沿用了老祖宗“ 昭穆相建”的制度,只不过这次东陵为昭,西陵为穆。他规定,如果父陵在昭,子陵则在穆,以此类推,陪着爷爷,总是没错的。尽管后来有几个皇帝没有遵循这个制度,比如,该去东陵最后还是跑来了西陵,那就是后话了。乾隆帝巧妙的化解了他老爹给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又不违祖制,也尽了孝道,实在是政治家的智慧。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