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玄宗的大哥 为什么再三拒绝太子位?
李宪,又名李成器,是的大儿子,公元710年,李旦第二次当,按照规制,李宪本来应该是太子的,可是在立太子的时候,李宪非常坚决拒绝掉了。
这时为何,事情还要从李旦的第三个儿子说起。
李旦是最小的儿子,而李旦因为处事圆滑,所以在多次宫廷政变中相安无事,他的五个儿子(本来是六个,其中一个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夭折了)也因为李旦的保护也没怎么收到武则天的迫害。(李旦比他哥哥强多了,李显曾经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被武则天杀掉了)
李旦的五个儿子,因为从小一起长大,且大家小时候都共同遭到了各种政治风波,为了自保大家经常抱团取暖,所以李旦的这些皇子们都比较团结,互相之间的关系也都比较好。
其中,李旦的三儿子,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他是这五兄弟中最厉害的一个,他在小时候就有着的表现,在他7岁那年,正是李唐衰微乱政的时候,这天李隆基带着自己护卫准备上朝,结果碰上了武则天的亲戚武懿宗,他大声呵斥李隆基的护卫,幼年的李隆基不甘示弱的回骂道:“这是我家的朝堂,干你屁事!你居然也敢骂我的侍卫!”很难想象这句话是从一个7岁的幼童口中说出的,当时武则天的这条狗便呆住了,而武则天知道后非常欣赏这个小小的,事后还将李隆基封赏为临淄王。
而成年后的李隆基更是撒豆成兵,他先在李显被害死后,背着他爹李旦,带领大军袭杀乱政的韦后和,先斩后奏,将全部诛杀殆尽之后,在请李旦登基称帝。
李旦称帝后的,按理说大儿子李宪应该立为太子,但是李宪看到三弟李隆基先是杀婶婶()又是杀姐姐(安乐公主)最后还要杀姑姑(),如果他真的当了太子之后,那么一下个被杀的肯定会是自己……
于是,在讨论立太子的这一天,李宪对李旦建议:国家太平应该立嫡,国家危难应该立贤,眼下国家虽然无事,但是中央经过多年政治斗争已经人心涣散,所以这个时候必须找贤明的人来当皇帝,而三弟李隆基就是最好的选择。
李旦其实早就有这个意思,只不过他仍然怕委屈了自己的大儿子,现在大儿子怕再酿“玄武门之祸”,极力想将这个烫手的山芋扔出去,正好,李隆基便顺理成章的当了太子……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