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做菜有哪些讲究?古代做菜为什么要求色香味俱全?
我们中国对餐饮的要求是非常多的,基本上一个地方就有一个规矩。那古代人做菜是不是也有很多规矩呢?如果看千年以前,那时候的人们还是以羹食为主,菜品和调料都不是很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生活逐渐变好,那就对饮食有了高标准和高要求了,菜不仅要味道好,而且还要达到色香味俱全的要求,可能古人对这方面比现代人还要讲究。
一提到美食,我们现代人想到的无非是什么烧烤、火锅、炸鸡翅,精致一些地吃日料、法餐,能算比较高级的美食了。在家里吃饭除了逢年过节,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快手菜,各种厨房料理机越来越盛行,比如多功能电饭锅、电饼铛、电焖锅,都是代替人工烹饪的工具。美团、饿了吗等外卖网站的火爆也能反映一个现实,现在的人不愿意花一、两个小时做一顿饭,他们只想能吃饱、味道好,至于营养另外再说,更别提美食中的艺术了。这是一个大趋势,不需要去评价这种做法的好坏,大家工作那么忙,连睡觉的功夫都没有,谁还有心思好好地做顿饭,能吃上饭就不错了。
可是在古代可没有这么多花样百出的电子产品,要吃饭就要开火做饭,在厨具比较简陋的情况下把食物做熟,并且做得精致、可口、下饭,需要花上十足的心思和时间。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那些极花心思的功夫菜。
要说古代文人中在做菜方面最花心思、最出名、成名作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苏轼,恐怕苏轼的“东坡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苏轼真正花心思做的一道菜却鲜有人知,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主料是羊蝎子(羊的脊椎骨)。
当时苏轼正值被贬惠州的时节,生活困苦,而且惠州当地在那个时代极其穷苦,就是有钱也没地方买吃的。苏轼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惠州的集市上一天只宰杀一只羊,他想吃羊肉就等到快关市的时候买一段羊蝎子。把羊蝎子拿回家先放在水里煮,煮熟了以后放在酒里浸泡,泡得差不多了,拿到火上炙烤。看似只有三个步骤其实做起来非常麻烦,事事都要看着火候,一旦烧糊,他唯一的一点营养品也没了。做法繁琐不算,吃起来更麻烦,羊蝎子本身没多少肉,一点点肉还都紧紧地塞在骨头缝里,吃的时候要用针一点点地将肉从脊椎骨上挑出来。苏轼却吃上了瘾买,戏称吃这种羊肉似乎比大闸蟹还讲究,所以有螃蟹的好滋味。人生如此艰难,苏轼依然笑着面对,这种豁达的气度,不是一般人能够领会的。
苏轼的羊蝎子食材简单,和他同朝代还有一道极负盛名的云英面就没那么简单了。
虽然“云英面”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面点,实际是它和面并不搭边,莲藕、莲子、菱角、芋头、鸡头果(芡实)、荸荠、慈菇和百合混在一起搅拌,然后加上瘦肉一起蒸到烂熟,肉分不出是肉、素菜分不出是素菜,等到吹凉之后,用石臼碾碎,加上糖之后在蒸熟,再次放到石臼中碾,直到食材完全看不出它本来的面目,全都粘成一团,待冷却后整个团子会变硬,切下来就能吃了。
要是比吃得精细繁复,我们还真的没有输给谁过!
还记得每次翻看书籍,或者观看历史战争的影视,很多有名的战役,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军队人数吗,这样庞大的数字,别说在古代,就算是放到近现代,都足以令人震惊。但是,如果真的仔细研究一下当时期的人口总数、战斗人员数量等相关数据,就会得出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结果,很多号称几十万的军队,都是吹牛皮吹出来的,几万十几万就已经很不错了,有一些更夸张,几千人就号称几十万。到底为什么古人打仗要这么吹牛呢?
我们知道,历史上西方人打仗,一般也就是几千人规模的小战斗,能有几万人就够吹上几百年了,至于十万人以上的大作战更是寥寥无几。和西方的寒碜相比,我大中华似乎就厉害多了。中国史书上记载的战斗动不动就十几万、几十万、甚至号称“挥师百万”的也不在少数,很是满足了国人的小小虚荣心,顺带鄙视了一下西方县长们的小规模械斗。
其实抛开所谓的民族自豪感,平心而论,中国史书上的记载水分也不小。甚至可以说,中国历史上记载的超过三十万规模的大战九成以上都是假的,都是吹出来的。
看到这里,大家先别急着开骂,且听我慢慢分析。
有人可能会说,两千年前的战国著名的长平之战,秦赵两国就投入超过百万大军,难不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后来的王朝动员能力还比不上战国时期吗?先说一下,战国时期的战争记载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毕竟打了几百年仗,各个国家已经已经完全进入了战争体制,所有活动和工作都为战争服务,国家的战争潜力几乎被压到了极致,各国组建几十万常备军还是没什么问题的。但之后的朝代就呵呵了。
举个例子,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可当时全国的总人口大概只有1000万。曹操只占据了北方,半个中国而已,而且相对于南方,北方历经黄巾起义、诸侯争霸,受到战争的破坏更大,人数要更少。怎么算曹操也凑不出这所谓的八十万大军,况且还要有不少于作战人数的后勤人员。地还要不要种了?日子还要不要过了?经过专家的考证,曹操所谓的“八十万大军”至多不过十几万人罢了。
再看明代著名的土木堡之战,明军声称自己五十万大军,但当时整个京城也只有二十几万军队。史书记载,明英宗朱祁镇和太监王振仅仅准备了三天就带兵出发了。三天时间根本来不及调动和动员外地的军队,所以他们率领只可能是北京的卫戍部队。而且还不能全带走,京城总不能没人守吧?这样一算,真正去打仗的最多只有十几万。
再比如说万历年间明朝和努尔哈赤的萨尔浒之战,明军檄文上自称有大军四十七万,而努尔哈赤当时不过两万余人,就连努尔哈赤的族人都不相信他们能赢。然而事实呢?明军自己八万多,加上朝鲜援军一万多,撑死十万出头。结果明军四路全败,至此再也无力发动对后金的反攻。
然而,最能吹的还不是明朝,而是清朝时期的乾隆帝。乾隆派杨应琚征讨缅甸,总共就给了人家三千人,结果下战书的时候他却号称是五十万大军,不知道杨应琚当时是个什么心情?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想一下,为什么古人喜欢虚构作战人数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能吓吓敌人,说不定还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本方的信心。反正也没什么害处,何乐而不为呢?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